秣陵注释

注释

作者:佚名

1、这首通过南京怀古,抒发对明亡的感慨。秣陵:今南京市,秦朝称为秣陵。
2、"牛首"二句:写南京形胜。牛首,又名牛头山,在南京市南,双峰东西对峙,状如皇宫前两旁的阙楼,又称天阙。龙岗:指钟山。相传诸葛亮曾论南京的地形说:"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见《六朝事迹》)
3、"六朝"二句:写城市残破。
4、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代均建都于南京,后人统称之为"六朝"。六朝时战乱频仍,兴亡迅速。这句诗从围棋残局的不可收拾,表示作者对南明弘光朝灭亡的感慨。〉。万井,形容都会中户口多。符载《五福楼记》:"二江东注,万井如画。"春草、落花,表示城市残破。
5、"访旧"二句:写人事凋零。乌衣,东晋以及南朝时聚居于南京乌衣巷的王谢诸名门大族。《六朝事迹》:"乌衣巷,王导、纪瞻宅皆在此。"这里借指明代的遗民。玉树,指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隋书·五行志》:"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辞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 
6、"如何"二句:联系古今,点明亡国之恨。大江,长江。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6478.html

谒金门·花满院

谒金门·花满院
朝代:宋代 作者:陈克 原文: 花满院。飞去飞来双燕。红雨入帘寒不卷。晓屏山六扇。 翠袖玉笙凄断。脉脉两蛾愁浅。消息不知郎近远。一春长梦见。 相关翻译 注释 ①两蛾:双眉,双目。蛾,即娥眉。... 相关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春闺怀人之作。上片写景,落花飞燕,撩人愁思。下片抒情,玉笙凄断,脉脉含愁,郎君虽无消息,一春却长梦见。全词抒情委婉,思绪缠绵。辞彩绚丽,隽美多姿。... 作者介绍 陈克 (10...

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朝代:元代 作者:元好问 原文: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重重叠叠的山峰隔断了繁华喧闹的都市生活,更觉得年丰人寿在我们这个小村落。移居到想要去的人迹罕至之所,那里有窗口可以看到碧绿的山峰,还有屋后茂密的松柏一棵棵。种植那十年成材的树木,耕作那一年收获的谷物...

行香子·秋与

行香子·秋与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昨夜秋风吹入梧桐林,我无处回避自己衰老的面容(让秋风看到了)。秋风问我为何这样,我没有说话,只是用手在空中书写。人老了,有时醉有时病有时慵懒;早上来到院子里...

春游南亭

春游南亭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原文: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馀看柳重。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