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唐代
作者:虞世南
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并不是借了秋风。 注释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②清露:清纯的露水。古人认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③流...
相关赏析...
注释
作者:佚名
①阑珊:零乱、歪斜之意。李贺《李夫人歌》:“红璧阑珊悬佩挡,歌台小妓遥相望。”
②绾红妆:谓两朵莲花盘绕连结在一起。
③凌波:本指女子步履轻盈,若行水面,后代指美女,这里借指并蒂莲。。
④软语:柔和而委婉的话语。宋史达祖《双双燕》:“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⑤菰米:一名“雕胡米”。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菰米》〔集解〕引苏烦曰:“菰生水中……至秋结实,乃雕胡米也,古人以为美馔。今饥岁,人犹采以当粮。”
⑥沈云:即“沉云”,浓云、阴云。
⑦潇湘:指湘江。相传舜之二妃娥皇、女英随之南巡不返,死于湘水。明徐祯卿《古意》:“帝子葬何处?潇湘云正深。”这里借二妃代指并蒂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