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咏月·其三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月亮的光华谁也难把她遮掩,她倩影多娟美可质地多清寒。广袤的原野一片银色传来捣衣声阵阵,雄鸡报晓夜色将可阑可残月仍挂天边。秋江里漂泊的旅人闻笛声更添愁绪,楼上伤情的少妇终夜里倦倚栏杆。惹得月宫里寂寞的嫦娥也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不使人们永远团圆。

注释
精华:月亮的光华。
半轮:残月。
闻笛:听见笛声。
倚栏:倦倚栏杆。
缘:缘故,原因。
何:为什么。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6700.html

秋怀

秋怀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这节令风物有哪一点使人不称心?可不知怎的,我面对这满眼秋色,却禁不住黯然神伤。西风猎猎,市上的酒旗迎风招展;细雨濛濛,到处有金色的菊花怒放。想到国事家事,愁得我双鬓灰白;白白地耗费朝廷俸禄,我心中感到羞耻难当。什么时候...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朝代:宋代 作者:毛滂 原文: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 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相关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刘熙载曾说,咏物应“不离不即”(《艺概》),意即咏物而不滞于物,也就是说好的咏物诗词既要做到曲尽妙处,又要在咏物中言情、寄托。这首咏物词就有“不离不即”之妙。上片描绘飞雪的动态美,寄托了词人...

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朝代:唐代 作者:卢照邻 原文: 明明天子兮圣德扬,穆穆皇后兮阴化康。 登若木兮坐明堂,池濛汜兮家扶桑。 武化偃兮文化昌,礼乐昭兮股肱良。 君臣已定兮君永无疆,颜子更生兮徒皇皇。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餐白玉兮饮琼芳,心思荃兮路阻长。 作者介绍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

满江红·为问封姨

满江红·为问封姨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为问封姨,何事却、排空卷地。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气。叶尽归鸦栖未得,带垂惊燕飘还起。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搅一霎,灯前睡。听半晌,心如醉。倩碧纱遮断,画屏深翠。只影凄清残烛下,离魂飘缈秋空里。总随他、泊粉与飘香,真无谓。 参考翻译 注释 为问:犹相问、借问。封姨:风神。唐谷神子《博异志崔玄微》载:唐天宝中,崔玄微于春季月夜,遇美人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