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九日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戌,时纳兰性德二十八岁。八月,与郎谈出使梭龙。这一年十二月返京,《采桑子·九日》此行中约作。纳兰写此词时,正使至塞外,自然佳节思亲,倍感形单影只、孤独寂寞,遂填此以寄乡情。 1、 张秉戍  .纳兰词笺注 :北京出版社 ,2005-5-1 :294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6811.html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澹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蜃散云收破楼阁, 虹残水照断桥梁。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

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
朝代:宋代 作者:叶绍翁 原文: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注释①见:古同“现”,出现,显露。②萧萧:风声。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④挑:挑弄、引动。⑤促织:俗称蟋蟀,有的...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朝代:宋代 作者:陈亮 原文: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作者介绍 陈亮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

晚泊牛渚

晚泊牛渚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