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文言现象

文言现象

作者:佚名

1. 古今异义: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智力: 古,智慧 力:力量;今,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2.词类活用:
⑴使动用法: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夭:使……弯曲。病:使……成为病态。)
夭其稚枝。 (夭:使……弯曲。)
必复之全之。 (复:使……恢复、使……复原。) (全:使……健全。)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使……尽。}
(2 )为动用法
既泣之三日。 (为……哭泣)
(3)名词作状语:
心知其意。 (心:在心上)
(4)名词作动词: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约束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祸,造成罪过
而江浙之梅皆病 (呈病态、成为病态)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呈病态、成为病态)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呈病态、成为病态)
(5)形容词作动词: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明,公开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穷,竭尽、用尽
(6) 形容词作名词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隐,隐衷

直则无姿(笔直的枝干)
斫直(笔直的枝干)
锄其直(笔直的枝干)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挺直的枝干)

密则无态(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删密(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删其密(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③正
正则无景(端正的枝条)
锄正(端正的枝条)
斫其正(端正的枝条)

以曲为美(弯曲的枝条)

以欹为美(倾斜的枝干)

以疏为美(稀疏的枝叶)

3.常用虚词:
⑴以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 把、拿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来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可以、能够
(另一说法是:以,按,“以”后省略“之”,代病态的审梅标准。)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把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来、用来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凭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把
以求重价。 来、用来
以五年为期。 用、拿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来、用来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来、用来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来、用来
⑵之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 的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的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的
梅之欹之疏之曲。 取消句子独立性
(语法上失取独,翻译时仍可写“的”,如汪钰明《文言文三行编排本》就是这样。)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的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的
而江浙之梅皆病。 的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的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取消句子独立性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它:代指病梅
纵之顺之。 它:代指病梅
必复之全之。 它:代指病梅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的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它:代指病梅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的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的

1.判断句: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非……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 (……非……也)
江浙之梅皆病。 (……皆……)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皆……)

2.被动句:
甘受诟厉。 (受:被)

3.省略句:
予购三百盆, (“盆”后省“病梅”)纵之顺之 (前面省主语“予”)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前面省主语“予”)
(予)纵之顺之,(予)毁其盆,(予)悉埋(之)于地

4.介词结构后置:
悉埋于地。 (悉于地埋,全在地里种植)

5.固定结构:
梅以曲为美。 (“以……为……”:把……当作……)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6857.html

清平乐·春宵睡重

清平乐·春宵睡重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参考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别苦闷的爱情词。辛弃疾一生写了许多“大声镗鞳”的抚时感事的词章,但“稼轩词,中调、小令亦间作妩媚语”(邹祗谟《远志斋词衷》语),其中颇有不失为优秀的篇章,这首《清平乐》,便是其中的一篇。词写一个闺中少妇,与所爱的人...

满江红(招云岩、朔斋于雷园,二公用前雪韵赋梅)

满江红(招云岩、朔斋于雷园,二公用前雪韵赋梅)
朝代:宋代 作者:李曾伯 原文: 万紫千红,都不似、玉奴一白。三数萼、有冰霜操,无脂粉色。长共竹君松友伴,岂容蝶使蜂媒入。似惠和、伊任与夷清,兼三德。 能洁己,能娱客。成子后,调羹役。更岁寒风味,时然后出。春浅吹回羌管寸,夜阑吟费花笺尺。炯使星、两两月黄昏,真诗伯。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

浣溪沙·桂

浣溪沙·桂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原文: 曲角深帘隐洞房。正嫌玉骨易愁黄。好花偏占一秋香。 夜气清时初傍枕,晓光分处未开窗。可怜人似月中孀。 相关赏析 鉴赏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得名。又名《小庭花》、《玩丹砂》、《怨啼鹃》、 《浣纱溪》、《掩萧斋》、《清和风》、 《换追风》、《最多宜》、《杨柳陌》、《试香罗》、《满院春》、《广寒枝》、《庆双椿...

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相关赏析 赏析 读辛弃疾这位大词人的山水词,就会发现他多么热爱祖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