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雪中看梅花解读

解读

作者:佚名

  细读词下阕“虽是一般,惟高一着”等语,可以明确作者是有意拿梅雪来比较的。到底是抑雪扬梅,还是扬雪抑梅,对这首词的解读,则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抑雪扬梅说:

  这首词曾作为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浙江卷的语文试卷中,共两小题,第一题要求写出词中的“两种”和“一家”所指的意思,第二题要求简析这首词的手法和情感。其参考答案是:“两种” 指梅花与雪花,“一家”指大自然;采用的手法是对比(反衬),表达的情感是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厦门大学黄拔荆先生选注的《元明清词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版)就认为这首词是抑雪扬梅,通过雪花与梅花的对比,着意歌颂梅花的品格。

  扬雪抑梅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王学泰先生则认为这首词是扬雪抑梅。他在王筱云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词曲卷(二)辽、金、元、明、清(词)》(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中对这首词评析说:“雪与梅花相同之点是颜色、形状和俱在寒天开放,但梅花毕竟不如雪花那样耐寒。这首词虽然题作《雪中看梅花》实际上是‘梅花零落之时看雪花’。天风吹得梅花四处飘落,它的惟一的优势——香,也零落殆尽,而雪花比梅花更厚实、更能随意飞舞、傲啸于天地之间。”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7095.html

琵琶仙·中秋

琵琶仙·中秋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碧海青天,年年如此,而云间的月亮,却为何时圆时缺。今夜里,金风送爽,土花映...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朝代:宋代 作者:晏几道 原文: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当你在阶前与女伴斗草时我们初次相见,当你在楼上与女伴穿针时我们再次相逢。少女踏青斗草游戏。只见你在阶前和别的姑娘斗草,裙子上沾满露水,玉钗在头上迎风微颤,那活泼唯美的情态给我留下了...

论诗三十首·二十四

论诗三十首·二十四
朝代:元代 作者:元好问 原文: “有情芍药含晚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相关赏析 简析 这首诗是嘲讽秦观的诗风。秦观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诗词风格柔弱纤丽,修辞精巧,元好问称是“女郎诗”,露讥讽之意。这表明元好问崇尚的是象韩愈那样雄浑刚健的风骨之美。但是元好问的这种倾向性鲜明的审美观点过于绝对化,文学艺术可以也应当有多元的审美风格。刚健雄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