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

作者:佚名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这些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必须揣摸对方的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因此本文在写作上比较曲折委婉,层层深入,而且说理既逻辑严密,又注意形象生动。本文的艺术特色有如下几点:

  1、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跌宕起伏。论述问题先从侧面、远处、外围入手,逐渐引向主旨,形成了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这个开头既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了顿挫之感,又使文章形成驳辩的局面,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孟子的答语既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接着又宕开一笔,先言“百姓皆以王为爱”,再为齐宣王辩解,使谈话的气氛趋向缓和,进入谈话情境。再以“牛羊何择焉”,词锋一转,为百姓辩解。齐宣王只好无可奈何地自我解嘲。然后孟子好言安慰,以免使齐宣王失去对王道的兴趣。于是齐宣王赞孟子善察人心,悉心向孟子请教。这一段又打又拉,忽起忽落。百姓的揣度,宣王的辩解,孟子的分说,交错间杂,曲折起伏,颇有意趣,最终把齐王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要使齐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至此,水到渠成,气势充沛地引出了自己的正面观点。行文真是千回百转,摇曳生姿。

  2、气势浩然,逻辑严谨。本文铺张扬厉,纵横恣肆,各段之间又联系紧密,一气呵成。孟子散文的气势源于他坚毅的人格,他对自己的主张,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广博的学问,气盛则言宜,所以谈起话来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但本文不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而且逻辑上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表面上散漫无纪,实则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至此,孟子才展开仁政蓝图,令齐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3、取譬设喻。孟子散文长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等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孟子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却并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情事之实。

  此外,本文还在许多方面表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技巧。如以“以羊易牛”这种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不仅有故事性,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而且也更有说服力,更易被齐宣王所接受。再如文中句式不断变化,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而且单句和排比句交错使用,既有引经据典之句,更多明白浅显之语,使全文笔势灵活,文词富赡。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7280.html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原文: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相关翻译 注释 ①“老子”三句:诗人自谓。东晋庾亮镇武昌时,曾与僚属殷浩等人秋夜登南楼,曰:“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世说...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朝代:清代 作者:查慎行 原文: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相关翻译 注释 ①1...

喜外弟卢纶见宿

喜外弟卢纶见宿
朝代:唐代 作者:司空曙 原文: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静静的深夜四周没有相邻,居住在荒野因为家中清贫。树上黄叶在雨中纷纷飘零,犹如灯下白发老人的命运。自惭这样长久地孤独沉沦,辜负你频繁地来把我慰问。我们是诗友生来就有缘分,更何况你我两家还是表亲。注释⑴卢纶:作者表弟,与作者同属“...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原版)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后人修改版) 相关赏析 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