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宋代
作者:黄孝迈
原文: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临近清明时分,枝头上翠鸟的叫声凄婉动人。可惜这一片清歌,都付与寂寞的黄...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
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窜蹦。
钟架横板崇牙配,大鼓大钟都齐备。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敲起鼍鼓声蓬蓬,瞽师奏歌有乐队。
注释
⑴经始:开始计划营建。灵台:古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⑵攻:建造。
⑶亟:同“急”。
⑷子来:像儿子似的一起赶来。
⑸灵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名。
⑹麀(yōu)鹿:母鹿。
⑺濯濯(zhuó):肥壮貌。
⑻翯(hè)翯:洁白貌。
⑼灵沼:池沼名。
⑽於(wū):叹美声。牣(rèn):满。
⑾虡(jù):悬钟的木架。业:装在虡上的横板。枞(cōng):崇牙,即虡上的载钉,用以悬钟。
⑿贲(fén):借为“鼖”,大鼓。
⒀论:通“伦”,有次序。
⒁辟廱(bì yōng):离宫名,与作学校解的“辟廱”不同,见戴震《毛郑考证》。
⒂鼍(tuó):即扬子鳄,一种爬行动物,其皮制鼓甚佳。逢(péng)逢:鼓声。
⒃蒙瞍:古代对盲人的两种称呼。当时乐官乐工常由盲人担任。公:读为“颂”,歌。或谓通“功”,奏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