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齐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雍容端庄是太任,周文王的好母亲。贤淑美好是太姜,王室之妇居周京。太姒美誉能继承,多生男儿家门兴。
  文王孝敬顺祖宗,祖宗神灵无所怨,祖宗神灵无所痛。示范嫡妻作典型,示范兄弟也相同,治理家国都亨通。
  在家庭中真和睦,在宗庙里真恭敬。暗处亦有神监临,修身不倦保安宁。
  如今西戎不为患,病魔亦不害人民。未闻之事亦合度,虽无谏者亦兼听。
  如今成人有德行,后生小子有造就。文王育人勤不倦,士子载誉皆俊秀。

注释
(1)思:发语词,无义。齐(zhāi):通“斋”,端庄貌。大任:即太任,王季之妻,文王之母。
(2)媚:美好。周姜:即太姜。古公亶父之妻,王季之母,文王之祖母。
(3)京室:王室。
(4)大姒:即太姒,文王之妻。嗣:继承,继续。徽音:美誉。
(5)百斯男:众多男儿。百,虚指,泛言其多。斯,语助词,无义。
(6)惠:孝敬。宗公:宗庙里的先公,即祖先。
(7)神:此处指祖先之神。罔:无。时:所。
(8)恫(tōnɡ):哀痛。
(9)刑:同“型”,典型,典范。寡妻:嫡妻。
(10)御:治理。
(11)雝(yōnɡ)雝:和洽貌。宫:家。
(12)肃肃:恭敬貌。庙:宗庙。
(13)不显:不明,幽隐之处。临:临视。
(14)无射(yì):即“无斁”,不厌倦。“射”为古“斁”字。保:保持。
(15)肆:所以。戎疾:西戎之患。殄:残害,灭绝。
(16)烈假:指害人的疾病。瑕,与“殄”义同。
(17)式:适合。
(18)入:接受,采纳。
(19)小子:儿童。造:造就,培育。
(20)古之人:指文王。无斁(yì):无厌,无倦。
(21)誉:美名,声誉。髦:俊,优秀。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7511.html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
朝代:元代 作者:王恽 原文: 将军报书切,高卧起螭蟠。悲欢离合常事,知己古为难。忆昔草庐人去,郁郁风云英气,千载到君还。歌吹展江底,长铗不须弹。 路漫漫,天渺渺,与翩翩。西风鸿鹄,一举横绝碧云端。自笑鹡鸰孤影,落日野烟原上,沙晚不胜寒。后夜一相意,明月满江干。 相关翻译 注释 ①螭蟠,亦作“ 螭盘 ”。 如螭龙盘据。②长铗,指长剑。铗,剑柄。③鹡鸰,《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山寺夜起

山寺夜起
朝代:清代 作者:江湜 原文: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参考翻译   译文 月亮从山石处升起,挥洒下来的光辉照得满溪烟雾腾绕。那烟的颜色像云那样白,溪水潺潺流到了这荒野里的寺庙前。打开门,欣赏这夜景,抬头看那深寒的夜空。有谁见过我这等没有家的流浪者,在这深山中孤独的难以成眠。…… 参考赏析   鉴赏 ...

羌村三首·其三

羌村三首·其三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手里都...

玉人歌

玉人歌
朝代:宋代 作者:杨炎正 原文: 风西起。又老尽篱花,寒轻香细。漫题红叶,句里意谁会。长天不恨江南远,苦恨无书寄。最相思,盘橘千枚,脍鲈十尾。 鸿雁阻归计。算愁满离肠,十分岂止。倦倚阑干,顾影在天际。凌烟图画青山约,总是浮生事。判从今,买取朝醒夕醉。 作者介绍 杨炎正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