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壤歌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太阳出来就去耕作田地,太阳落山就回家去休息。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种出庄稼就不会饿肚皮。这样的日子有何不自在,谁还去羡慕帝王的权力。注释壤:据论是古代儿童玩具,以木做成,前宽后窄,长一尺多,形如鞋。玩时,先将一壤置于地,然后在三四十步远处,以另一壤击之,中者为胜。作:劳动。息:休息。帝力句:一说……

相关赏析

赏析

击壤歌是一首淳朴的民谣。据《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这位八九十岁的老人所歌的歌词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击壤歌》。这首民谣描绘的是在上古尧时代的太平盛世,人们过着无...

创作背景

这首歌谣大约流传于距今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传说在尧帝的时代,“天下太和,百姓无事”,老百姓过着安定舒适的日子。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一边悠闲地做着“击壤”的游戏,一边唱出了这首歌。……

鉴赏

这首歌谣的前四句概括描述了当时农村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前两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作者用极其简朴的语言描述了远古农民的生存状况——劳动生活。每天看着太阳作息,或劳作或休息。生活简单,无忧无虑。后两句“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描述的是远古农民的生存状况的另一方面——吃和喝。自己凿井,自己种地,……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击壤歌 | https://gushi.facekun.com/447.html

百忧集行

百忧集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日至少千回。可又想现在由于年...

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

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
朝代:宋代 作者:张先 原文: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 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相关赏析 赏析 词之上片着眼于颜色的绿与绿之相同,使空间隔绝的近处芳草与远方行人相连结,使时间隔绝的此日所见与昔日所见相沟通,从而使楼前景与心中情融会为一,合为词境。下片着眼于颜色的新旧差异,使回忆中的昔时之袍与想像中的此日之袍相对照,使身上衣...

青衫湿·悼亡

青衫湿·悼亡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最近有太多的伤心事,我能与谁倾诉于这漫漫长夜?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早春时节,窗外绿影婆娑,大雁归来,黄莺歌舞,任凭泪流满面。当年与你欣赏美景,如今却丧失了,辜负了往日的一片深情。忽然一阵风吹,明灯随风...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朝代:唐代 作者:李益 原文: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