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及注释二

作者:佚名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近(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则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大得像一个车盖,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 的看着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清凉而略带寒意,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
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注释
(1)选自《列子·汤问》。原文共十三章,这是第七章。《列子》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列御寇编写。
(2)东游:向东游历。
(3)见:看见。
(4)辩斗:辩论,争论。
(5)其:代词,两小儿。
(6)故:缘故,原因。
(7)以:以为,认为。
(8)始:刚刚,才。
(9)去:距离。
(10)日中:正午。
(11)初:刚刚。
(12)盖:车篷,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13)及:到,至。
(14)则:就。
(15)盘盂(yú):古代盛放食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16)为:是。
(17)沧沧凉凉:清凉,略带寒意。沧沧:寒冷的意思。
(18)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19)决:决断,判定,判断。
(20)笑:嘲笑,讥讽。在这里不是嘲笑,在这里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21)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谁说你知识渊博呢?孰,谁。为,同“谓”,说,认为。汝,你。知,同 “智”,智慧。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7632.html

苏武令·塞上风高

苏武令·塞上风高
朝代:宋代 作者:李纲 原文: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参考赏析 鉴赏 南宋高宗初立,迫于军民抗金情绪高涨,起用著名的抗战派李纲为相,似乎要有所作为,但他内心畏敌,只图苟安,并无抗金决心。不久...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自古求忠孝,名家信有之。吾贤富才术,此道未磷缁。 玉府标孤映,霜蹄去不疑。激扬音韵彻,籍甚众多推。 潘陆应同调,孙吴亦异时。北辰征事业,南纪赴恩私。 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熏风行应律,湛露即歌诗。 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尊前江汉阔,后会且深期。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

赤枣子·寄语酿花风日好

赤枣子·寄语酿花风日好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 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窗外屋檐在滴水,在演奏着大自然的鸣奏曲。滴滴答答,那是春天的声音。这一首新曲,是谁谱就?每一个少女,都是一本唤不醒的日记。因为春暖花开,因为有些事情,她们喜欢少女闭上眼睛。满脸的睡意,也是芳龄十八岁,无法抗拒。还是起床吧。先打开你的眼睛,她的眼睛,万物已...

送别

送别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你要到哪里去?你说因为不甚得志,要到终南山那边隐居。只管去吧,我不再多问,那白云没有穷尽的时候。注释饮君酒:请君饮酒。何所之:往何处去?南山:终南山。... 相关赏析 讲解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