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簋里熟食满荡荡,枣木勺儿弯又长。大路平坦如磨石,笔直好像箭杆样。贵人路上常来往,小民只能瞪眼望。转过头来心悲伤,眼泪汪汪湿衣裳。
  东方远近诸小国,织机布帛空荡荡。葛麻草鞋缠又绑,怎么能够踏冰霜?得意洋洋那公子,满载车辆大路上。来了去又去了来,教我心痛如断肠。
  泉水横流清又冷,砍下柴来莫被浸。忧愁难睡长叹息,可怜我们病苦人。砍下树枝当烧柴,还要装车往回运。可怜我们病苦人,应该休息总不能。
  东方各国的子弟,辛苦服役没人问。周人公子哥儿们,衣服华丽多鲜新。就是船夫的子弟,熊罴皮袍穿在身。那些家奴的孩子,个个当差在衙门。
  有人饮用香醇酒,有人喝不上米浆。圆圆宝玉佩身上,不是才德有专长。看那天上的银河,照耀灿灿闪亮光。鼎足三颗织女星,一天七次移动忙。
  纵然织女移动忙,没有织出好纹章。牵牛三星亮闪闪,不能拉车难载箱。金星在东叫启明,金星在西叫长庚。天毕八星柄弯长,把网张在大路上。
  南天有那簸箕星,不能簸米不扬糠。往北有那南斗星,不能用它舀酒浆。南天有那簸箕星,吐出舌头口大张。往北有那南斗星,在西举柄向东方。

注释
(1)饛(méng):食物满器貌。簋(guǐ):古代一种圆口、圈足、有盖、有座的食器,青铜制或陶制,供统治阶级的人使用。飧(sūn):熟食,晚饭。
(2)捄(qíu):曲而长貌。棘匕:酸枣木做的勺匙。
(3)周道:大路。砥:磨刀石,用以形容道路平坦。
(4)君子:统治阶级的人,与下句的“小人“相对。小人指被统治的民众。
(5)睠(juàn)言:同“睠然”,眷恋回顾貌。
(6)潸(shān):流泪貌。
(7)小东大东:西周时代以镐京为中心,统称东方各诸侯国为东国,以远近分,近者为小东,远者为大东。
(8)杼柚(zhù zhóu):杼,织机之梭;柚,同“轴”,织机之大轴;合称指织布机。
(9)纠纠:缠结貌。葛屦:葛,葛草,茎皮可制葛布;屦,鞋。
(10)可:通“何”(用俞樾说)。
(11)佻(tiāo)佻:豫逸轻狂貌。
(12)周行(háng):同“周道”。行,道路。
(13)氿(guǐ)泉:泉流受阻溢而自旁侧流出的泉水,狭而长。
(14)获薪:砍下的薪柴。王宗石《经分类诠释》认为“获”为“檴”的假借,即榆木,如《诗经》诸篇中《凯风》、《东山》、《车辖》诸篇之棘薪、栗薪、樵薪。
(15)契契:忧结貌。寤叹:不寐而叹。
(16)惮:同“瘅”,疲苦成病。
(17)职劳:从事劳役。来:“勑”的借字,慰勉。或为“赉”的借字,赏赐。均通。
(18)西人:周人。
(19)舟人:郑笺:“舟,当作周。”一说为舟楫之人,周人中之低贱者。
(20)熊罴是裘:用熊皮、马熊皮为料制的皮袍。一说,郑笺谓“裘当作求”,这句意即狩猎求取熊罴。二说均通。
(21)私人:家奴。
(22)百僚:犹云百隶、百仆。
(23)浆:米浆。
(24)鞙(juān)鞙:形容玉圆(或长)之貌。璲(suí):贵族佩带上镶的宝玉。
(25)不以其长:以,因。长,善。郑笺:“佩之鞙鞙然,居其官职,非其才之所长也,徒美其佩而无其德,刺其素餐。”
(26)汉:银河。
(27)监:同“鉴”,照。
(28)跂(qí):同“歧”,分叉状。织女:三星组成的星座名,呈三角形,位于银河北侧。
(29)七襄:七次移易位置。古人一天分十二时辰,白日分卯时至酉时共七个时辰,织女星座每一个时辰移动一次。
(30)报章:报,复,指织机的梭子引线往复织作;章,经纬纹理。不成报章,即织不成布帛。
(31)睆(huǎn):明亮貌。牵牛:三颗星组成的星座名,又名河鼓星,俗名牛郎星,在银河南侧。
(32)服箱:驾车运载。服,负载;箱,车斗。
(33)启明、长庚:金星(又名太白星)晨在东方,叫启明,夕在西方,叫长庚。
(34)天毕:毕星,八星组成的星座,状如捕兔的毕网,网小而柄长,手持之捕兔。
(35)施:张。
(36)箕:俗称簸箕星,四星联成的星座,形如簸箕,距离较远的两星之间是箕口。
(37)斗:南斗星座,位置在箕星之北。
(38)挹:舀。
(39)翕:吸引。翕其舌,吸着舌头。箕星底狭口大,好像向内吸舌若吞噬之状。
(40)西柄之揭:南斗星座呈斗形有柄,天体运行,其柄常在西方。揭,举起。这句形容西方执柄举向东方。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7660.html

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

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
朝代:清代 作者:苏曼殊 原文: 其一 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浮身; 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 其二 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揽大荒; 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作者介绍 苏曼殊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

溪上遇雨二首

溪上遇雨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崔道融 原文: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相关翻译 译文 环曲的池塘水面,雨水像在抽丝一般密织,野禽因为雨势太大无法起飞,鱼儿却惊得在水面飞跃起来。耕种的人和垂钓者都来不及取蓑衣和斗笠,秋季的田地都多么期待这么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啊。我独自坐在山间的岩石上,看...

山行杂诗四首(选一)

山行杂诗四首(选一)
朝代:清代 作者:赵执信 原文: 岭路盘盘行欲迷,晚来霜霰忽凄凄。 林间风过犹兼叶,涧底寒轻已作泥。 马足蹙时疑地尽,溪云多处觉天低。 倦游莫讶惊心数,岁暮空山鸟乱啼。

有美堂暴雨

有美堂暴雨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声响亮的雷声宛如从游人的脚底下震起,有美堂上,浓厚的云雾缭绕,挥散不开。远远的天边,疾风挟带着乌云,把海水吹得如山般直立;一阵暴雨,从浙东渡过钱塘江,向杭州城袭来。西湖犹如金樽,盛满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