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
作者:苏洵
原文: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巉巉石崖壁,矗立多么高呀。山遥水又远,跋涉真辛劳呀。将士向东进,出发无暇等破晓呀。
巉巉石崖壁,矗立多么陡呀。山遥水又远,何处是尽头呀。将士向东进。深入无暇顾退走呀。
有猪是白蹄,成群蹚水波呀。月亮近毕星,就怕雨滂沱呀。将士向东进,无暇他顾快通过呀。
注释
渐(chán)渐:山石高峻。
劳:通“辽”,广阔。
武人:指将士。
不皇朝:无暇日。
卒:山高峻而危险。
曷其没矣:什么时候可以结束。矣,感叹词。
不皇出:只知不断深入,无暇顾及出来。
有豕白蹢(dí),烝(zhēng)涉波矣:天象。夜半汉中有黑气相连,俗称黑猪渡河,这是要下雨的气候。蹢,兽蹄。
月离于毕:天象。月儿投入毕星,有雨的征兆。
滂沱:下大雨的样子。
不皇他:无暇顾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