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曷(盍)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铚 、耰、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
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河水清清直流注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
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河水清清起波纹啊。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
注释
⑴坎坎:象声词,伐木声。
⑵寘(zhì 志):同“置”,放。干:水边。
⑶涟:水波纹。猗(yī 依):义同“兮”,语气助词。
⑷稼(jià 架):播种。穑(sè 色):收获。
⑸胡:为什么。禾:谷物。三百:极言其多,非实数。廛(chán 蝉):通“缠”,即捆。俞樾《毛评议》以为第二章的“亿”通“繶”、第三章的“囷”通“稇”,皆是“束”的意思。束,即捆。一说古制百亩。
⑹狩:冬猎。猎:夜猎。此诗中皆泛指打猎。
⑺瞻:向前或向上看。县:古“悬”字。貆(huān 欢):猪獾。一说幼小的貉。
⑻君子:此系反话,指有地位有权势者。
⑼素餐:白吃饭,不劳而获。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孟子》赵歧注:“无功而食谓之素餐。”
⑽辐:车轮上的辐条。
⑾直:水流的直波。
⑿亿:束。
⒀特:大兽。毛传:“兽三岁曰特。”
⒁漘(chún 纯):水边。
⒂沦:小波纹。
⒃囷(qūn 逡):束。一说圆形的谷仓。
⒄飧(sūn 孙):熟食,此泛指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