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
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稿人心开。
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
花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
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瓮峰,峰头凿出开元字。
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
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
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
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专,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相关翻译

注释

(1)浯溪中兴颂:浯溪,地名,在湖南祁阳县。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元结撰《大唐中兴颂》,刻于浯溪石崖上,时人谓之摩崖碑。碑文记述了安禄山作乱,肃宗平乱,大唐得以中兴的史实。其文曰:“天宝十四载,安禄山陷洛阳,明年,陷长安。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灵武。明年,皇帝移军凤翔。其...

相关赏析

赏析

此诗深刻分析了唐朝之所以会发生安史之乱和唐王朝军队一败涂地的原因,诗中不仅将腐化昏聩的唐明皇和诸般谄媚误国的佞臣一同作了鞭挞,总结历史的教训,而且影射了北宋末年腐败的朝政——君主荒淫无能,臣僚尔虞我诈。用借古喻今的方式来对当权者予以劝戒,表现了诗人对北宋末年朝政的担忧。...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是李清照早年和张耒《读中兴颂碑》诗所作。北宋中后期,统治阶级上层发生了剧烈的党争。最初的斗争是由王安石派的变法和司马光派的反变法而引起的。延续到后来,两派政治力量你上我下,互相倾轧,大起大落。而一旦执政以后,本派内部又迅速分蘖化,争夺益甚。神宗的动摇,高后的专权,哲宗的无...

作者介绍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 https://gushi.facekun.com/7082.html

【双调】殿前喜过播海令大喜人心

【双调】殿前喜过播海令大喜人心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谪仙醉眼何曾开,春眠花市侧。伯伦笑口寻常开,荷锸埋。防何碍,糟丘高垒葬残骸,先生也快哉。乌帽歪,醉眼开,心快哉。想贤愚今何在?云遮了庚亮楼,尘生满故国台。幸有金樽解愁杯,高歌归去来。诗书,诗书润几斋,任落魄,任落魄无妨碍。脱利名浮去外,俺窝中好避乖。 失宫调牌名 月蚀  前年蚀了,去年蚀了,今年又盏来了。娥传语这妖蟆,逞脸则管不...

中吕·朝天子·赴约

中吕·朝天子·赴约
朝代:元代 作者:刘庭信 原文:   夜深深静悄,明朗朗月高,小书院无人到。书生今夜且休睡着,有句话低低道:半扇儿窗棂,不须轻敲,我来时将花树儿摇。你可便记着,便休要忘了,影儿动咱来到。 简析  这支小令描写一个女子与情郎相约夜晚相会的情景。曲子对这位女子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大胆直露。

临平道中

临平道中
朝代:宋代 作者:道潜 原文: 风蒲猎猎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 相关翻译 注释 ①临平:即临平山,在今杭州市东北。②风蒲:被风吹着的蒲苇。猎猎:风声。... 相关赏析 赏析 宋诗区别于唐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宋诗更重视对画意的表现。考其原因,或许是宋代绘画特别发达,而许多知名作家又每兼具画家和诗人两种身份的缘故(顺便应该提到,宋代的题画诗也较之前代更为发...

楼雨

楼雨
朝代:清代 作者:杜濬 原文: 晓雨天沾草,萧萧牧马群。 鼓鼙喧绝檄,部落拥将军。 仆病炊无木,悭僧屐不分。 儿童生故晚,正诵美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