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作者:佚名

  各章的前两句,是全的兴句,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叶、实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这种意象被后世的诗人反复使用。诗中运用重章迭句,反复赞咏,更与新婚时的气氛相融合,与新婚夫妇美满的生活相映衬,既体现了歌谣的风格,又体现了农村的物侯特征。《文心雕龙》:“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总之,这首诗虽然并不长,但有它独特的个性,并且体现了先民社会特有的那些礼俗和风情,给后世的文学创作以营养。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8253.html

初夏即事

初夏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石桥和茅草屋绕在曲岸旁,溅溅的流水流入西边的池塘。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注释石梁:石桥弯碕:曲岸溅溅:流水声陂:池塘...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古人铸鉴

古人铸鉴
朝代:宋代 作者:沈括 原文: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 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

九日五首·其一

九日五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相关赏析 鉴赏 此诗是大历二年(767)重九日杜甫在夔州登高之作。诗人联系两年来客寓夔州的现实,抒写自己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感慨,思想境界和艺术造诣,都远在一般登高篇什之上。首联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在客中,重阳到...

【双调】大德歌(六首)

【双调】大德歌(六首)
朝代:元代 作者:关汉卿 原文: 一 粉墙低,景凄凄,正是那西厢月上时。会得琴中意,我是个香闺里钟子期。好教人暗想张君瑞,敢则是爱月夜眠迟。 二 绿杨堤,画船儿,正撞着一帆风赶上水。冯魁吃的醺醺醉,怎想着金山寺壁上诗。醒来不见多姝丽,冷清清空载月明归。 三 郑元和,受寂寞,道是你无钱怎奈何?哥哥家缘破,谁着你摇铜铃唱挽歌。因打亚仙门前过,恰便是司马泪痕多。 四 谢家村,赏芳春,疑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