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原文: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相关翻译

注释

⑴次:驻军。潼关:在陕西潼关县北,东汉末设,为秦、晋、豫交通要塞。张十二阁老使君:即张贾,时任华州刺史,故称使君;他曾在门下省做过给事中,当时通行将中书、门下二省的官员称为“阁老”。⑵荆山:又名覆釜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境内,潼关之东,距潼关西面的华山二百余里。⑶莫辞迎侯远:因华州距...

相关赏析

鉴赏

这首诗写在淮西大捷后作者随军凯旋途中。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二年)。当时唐军抵达潼关,即将向华州进发。作者以行军司马身份写成此诗,由快马递交华州刺史张贾,一则抒发胜利豪情,一则通知对方准备犒军。所以诗题“先寄”。“十二”是张贾行第;张贾曾做属门下省的给事中。当...

作者介绍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 https://gushi.facekun.com/1862.html

九日水阁

九日水阁
朝代:宋代 作者:韩琦 原文: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相关翻译 注释 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代风俗,这一天要置酒赏菊。水阁:临水而建的小阁。隳摧:颓毁,倾毁。延:延请,招请。强:勉强。... 相关赏析 鉴赏 韩琦的诗平易中见深劲,比较讲究炼意,但与一般的西昆体作家相比,风...

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

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这样寂寞还等待着什么?天天都是怀着失望而归。我想寻找幽静山林隐去,又可惜要与老朋友分离。当权者有谁肯能援引我,知音人在世间实在稀微。只应该守寂寞了此一生,关闭上柴门与人世隔离。注释⑴寂寂:落寞。竟何待:要等什么。⑵空自:独自。...

【双调】行香子_题情燕僽莺

【双调】行香子_题情燕僽莺
朝代:元代 作者:乔吉 原文: 题情 燕僽莺僝,凤只鸾单,无多时春事阑珊。东阳瘦体,潘岳苍颜,我怕春归,愁日永,睚更阑。 【庄宣和】红粉香中惯撒顽,不似今番。软玉温香忒希罕,只疑是梦间、梦间。 【锦上花】酒社诗坛,不茶不饭,夜雨愁肠,东风泪眼。海誓山盟,白玉连环,月约星期,泥金小简。 【小阳关】次第明月食,容易彩云散,咫尺巫山,顷刻阳关。地窄天宽,十番九番;雨涩云怪,千难万难。 【...

昭君怨·牡丹

昭君怨·牡丹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原文: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相关赏析 赏析 词人写牡丹,多赞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充满富贵气象。总之大都着重于一个喜字,而作者独辟蹊径,写牡丹的不幸命运,发之所未发,从而寄托词人忧国伤时之情。北宋末年,徽钦二帝被虏北行,诸后妃相随,沦落金邦。南宋爱国诗人念及此辱,无不愤慨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