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八首·其一注释

注释

作者:佚名

⑴弱冠:古代的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人,但体犹未壮,所以叫“弱冠”。柔翰:毛笔。这句是说二十岁就擅长写文章。
⑵荦:同跞。卓跞:才能卓越。这句是说博览群书,才能卓异。
⑶过秦:即《过秦论》,汉贾谊所作。子虚:即《子虚赋》,汉司马相如所作。准、拟:以为法则。这两句是说写论文以《过秦论》为准则,作赋以《子虚赋》为典范。
⑷鸣镝(dí敌):响箭,本是匈奴所制造,古时发射它作为战斗的信号。这句是说边疆苦于敌人的侵犯。
⑸檄(xí习):檄文,用来征召的文书,写在一尺二寸长的木简上,上插羽毛,以示紧急,所以叫“羽檄”。这句是说告急的文书驰传到京师。
⑹胄:头盔。甲胄士:战士。这句是说自己虽不是战士。
⑺畴昔:往时。穰苴(rāngjū):春秋时齐国人,善治军。齐景公因为他抵抗燕、晋有功,尊为大司马,所以叫“司马穰苴”,曾著《兵法》若干卷。这句是说从前也读过司马穰苴兵法。
⑻这两句是说放声长啸,其声激扬着清风,心中没有把东吴放在眼里。
⑼铅刀贵一割:用汉班超上疏中的成语。李善注引《东观汉记》:“班超上疏曰:臣乘圣汉威神,冀俲铅刀一割之用。”铅质的刀迟钝,一割之后再难使用。用来比喻自己才能低劣。这句是说自己的才能虽然如铅刀那样迟钝,但仍有一割之用。
⑽骋:施。良图:好的计划。这句是说还希望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负。
⑾眄(miǎn):看。澄:清。江湘:长江。邰希萱水,是东吴所在,地处东南,所以说“左眄”。羌胡:即少数民族的羌族,在甘肃、青海一带,地在西北,所以说“右盼”。
⑿爵:禄位。田庐:家园。这两句是说要学习鲁仲连那样,为平原君却秦兵,功成身退。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8673.html

哭王处士翃(六首选一)

哭王处士翃(六首选一)
朝代:清代 作者:朱彝尊 原文: 相送悲长别,还家惨独行。 流连简书札,次第念交情。 自有箧中作,何难身后名! 泉台应快意,未必似平生。 作者介绍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

杂曲歌辞。行路难

杂曲歌辞。行路难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原文: 君不见建章宫中金明枝,万万长条拂地垂。 二月三月花如霰,九重幽深君不见。艳彩朝含四宝宫, 香风吹入朝云殿。汉家宫女春未阑,爱此芳香朝暮看。 看去看来心不忘,攀折将安镜台上。双双素手剪不成, 两两红妆笑相向。建章昨夜起春风,一花飞落长信宫。 长信丽人见花泣,忆此珍树何嗟及。我昔初在昭阳时, 朝折暮折登玉墀。只言岁岁长相对,不寤今朝遥相思。 作者介绍 崔颢 ...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朝代:宋代 作者:司马光 原文: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挽了一个松松的云髻,化上了淡淡的妆容。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轻盈的身体。她的舞姿就像飞絮和游丝一样,飘忽不定。此番一见不如不见,多情不如无情。笙歌散后,醉酒初醒,庭院深深,斜月高挂,四处无声。注释⑴西...

观游鱼

观游鱼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闲下来围着水池看着水里的鱼自由地游动,正好遇到小童摆弄钓鱼船。一样地喜欢鱼但是心态却不一样,我来喂食你却来垂钓。注释闲步:散步。施食,喂食丢食。... 相关赏析 赏析 《观游鱼》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这两句是说,爱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