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亲密起来。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于是不再说什么了。

注释
(1)隆中:地名,今襄阳城西13公里古隆中。
(2)对:回答、应对。
(3)亮:即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徐州琅琊阳都人。
(4)躬:亲自。陇亩:田地。
(5)好(hào):喜爱。为:唱。
(6)《梁父(fǔ)吟》:又作《梁甫吟》,古歌曲名。传说诸葛亮曾经写过一首《梁父吟》歌词。
(7)管仲:名夷吾,春秋时齐桓公的国相,帮助桓公建立霸业。
(8)乐(yuè)毅: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曾率领燕、赵、韩、魏、楚五国兵攻齐,连陷七十余城。
(9)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莫,没有人。之,代词,指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许,承认同意。
(10)惟:只有。友善:友好,关系好。
(11)信然:确实这样。
(12)先主:先,先帝,主,刘备。屯:驻扎。
(13)新野:现河南省新野县。
(14)器:器重、重视。
(15)谓:对,说,告诉。
(16)岂:大概,是否。
(17)之:代词,代诸葛亮。
(18)与俱来:与(之)俱来,和(他)一起来。俱。一起。
(19)就见:意思是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就,接近、趋向。
(20)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
(21)枉(wǎng)驾:屈尊。枉: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
(22)顾:拜访。由是:因此。
(23)遂(suì):于是,就。
(24)诣:去,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凡:总共。
(25)乃见:才见到。因:于是,就。
(26)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27)汉室倾颓:指汉朝统治崩溃、衰败。
(28)奸臣:指董卓、曹操等。窃命:盗用皇帝的政令。
(29)蒙尘:蒙受风尘,专指皇帝遭难出奔。
(29)东汉的京城本来在洛阳,董卓强迫汉献帝刘协迁都到陕西长安,曹操又强迫他迁都到河南许昌。
(30)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
(31)度(duó)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
(32)欲信:通“伸”,伸张。想。而:表转折。智术:智谋,才识。用:因此。
(33)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然:然而。犹:仍,还。已:停止,罢休。
(34)谓:认为。计:计策。安:疑问代词,怎么。
(35)出:产生。自:从。
(36)已来:已,通“以”,表时间。跨:占据。
(37)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胜,尽。
(38)比于:同,相比。
(39)众寡:人少。意思是兵力薄弱。
(40)克:战胜。为:以为,变成。者:的原因。
(41)非惟:不仅。抑:而且;亦:也。
(42)谋:筹划。今:现 在。
(43)挟(xié):挟持,控制。
(44)令:号令。
(45)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46)此:这。诚:的确。
(47)争锋:争强,争胜。已历:已经经历。
(48)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民众归附。
(49)贤能为之用:为:被。
(50)可以为援:为:作为。援:外援。
(51)图:谋取。据:占据。利:物资。
(52)尽:全部取得。连:连接。通:到达。
(53)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国:地方。意思是兵家必争之地。
(54)殆(dài):大概。
(55)资:资助,给予。
(56)所以:用来。
(57)岂有意乎:可有意思吗?
(58)险塞(sài) :险峻的要塞。
(59)天府之土: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60)高祖:刘邦。
(61)因:依靠,凭。
(62)刘璋暗弱:刘璋(当时的益州牧)昏庸懦弱。
(63)殷:兴旺富裕。
(64)而:但是。
(65)存恤:爱抚、爱惜。恤:体恤、体谅。
(66)胄:后代。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刘启的儿子)的后代,所以称它“帝室之胄”。
(67)信义:信用道义。
(68)著:闻名。
(69)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
(70)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71)西和诸戎:向西和中国西部各族的和好。
(72)南抚夷越:向南安抚中国南部各族。
(73)内:对内。
(74)修:治理。
(75)政理:政治。
(76)将荆州之军:将:率领。
(77)宛、洛:河南南阳和洛阳这里泛指中原一带。
(78)身:亲自。
(79)川:平野。
(80)箪食壶浆:形容人民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
(81)诚如是:如果真像这样。
(82)日:一天天。
(83)悦:高兴。
(84)之:代词,代与诸葛亮关系变好这件事。
(85)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86)犹:好像。
(87)愿:希望。

1、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3[1].隆中对原文及翻译.中华文本库.2014-08-25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8789.html

高阳台·西湖春感

高阳台·西湖春感
朝代:宋代 作者:张炎 原文: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黄莺巢居在密叶之间,柳絮轻轻飘落在湖面。斜阳已近暗淡,断桥处有返家的归船。还能...

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朝代:宋代 作者:章楶 原文: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相关翻译 译文 燕子忙于营巢,黄莺懒于吟啼,群芳凋息,江堤之上,柳花儿飘散满地。漫天乱舞,点缀...

春游南亭

春游南亭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原文: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馀看柳重。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今夜可爱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