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

朝代:宋代

作者:汪元量

原文:

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歌阑酒罢,玉啼金泣,此行良苦。驼背模糊,马头匼匝,朝朝暮暮。自都门燕别,龙艘锦缆,空载得,春归去。
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凉酸楚。粉阵红围,夜深人静,谁宾谁主?对渔灯一点,羁愁一搦,谱琴中语。

参考翻译

注释

[1]宋德祐二年(1276)五月,作者《扬州》诗曰:“丝雨绵云五月寒,淮壖遗老笑儒冠。”[2]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鞞”,小鼓,先击之以应大鼓,亦名“应鼓”,见《初学记》卷十六。鞞,同“鼙”。[3]惠洪《冷斋夜话》引《太真外传》:“上皇登沉香亭诏太真妃子,妃子时卯醉……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1276年(宋恭帝德祐二年)正月,元军南下,丞相伯颜率领大军攻到南宋都城临安东北的皋亭山。南宋朝野震荡,太后谢氏传国玺请求降元。不久,元大军兵入临安,三宫都做了俘虏。后帝后、妃嫔及宫官三千多元被押北上燕京,汪元量其时为乐师,也裹挟其中。在途径淮河时,舟中宫女奏起琴,琴声哀凄,勾起了汪元量缕缕痛苦的情……

赏析

“鼓鼙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起笔即点出德祐之难,用形象的语言,写亡国的巨变。朝廷还沉浸在欢歌乐舞之中,却突然被城外惊天动地的战鼓惊醒,战争的血雨腥骤然降落的皇城深宫。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乃前句所本。海棠亭即指唐宫内的沉香亭。《太真外传》记:“上皇登沉香亭诏太真妃子……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水龙吟·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 | https://gushi.facekun.com/19917.html

卜算子·千古李将军

卜算子·千古李将军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参考翻译 译文 古代的李将军,受伤被俘后还能夺得匈奴的好马。李蔡的人品在下中等,却被封为列侯。除草要去根,盖房子要添新瓦。万一朝廷推举努力耕田的人。除了我还有谁呢!... 参考赏析 赏析 小令的上片是用李广屡立战功,但官位不到九卿,而他的堂弟李蔡...

浣溪沙·翠阜红匪夹

浣溪沙·翠阜红匪夹
朝代:清代 作者:朱孝臧 原文: 翠阜红匪夹岸迎,阻风滋味暂时生。 水窗官烛泪纵横。 禅悦新耽如有会,酒悲突起总无名。 长川孤月向谁明。 作者介绍 朱孝臧 朱孝臧(1857~1931)晚清四大词家之一。一名祖谋,字古微、藿生,号沤尹、彊村,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光绪八年举人,次年进士,历官编修、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光绪三十年出为广东学政,因与总督龃龉,引疾辞官。民国二十年卒于上海。朱孝臧始...

题稚川山水

题稚川山水
朝代:唐代 作者:戴叔伦 原文: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相关翻译 译文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相关赏析 鉴赏 山水诗向来多是对自然美的歌咏,但也有一些题咏山水的篇什,归趣并不在山水,而别有寄意。...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 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松花隔:谓被松花江阻隔,不能回去。②啼鹃句:鹃,子规鸟,又名杜鹃。...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词大约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这年二月十一日.,康熙皇帝由北京出发再到盛京告祭祖陵,并巡视吉林乌喇(今吉林市)等地。纳兰以一等侍卫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