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一个小园儿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起首“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二句语言平易浅白。“一个”、“两三亩”这些小数目,如话家常,十分亲切。同时,也透出主人公知足寡欲的人生态度。

  “花竹随宜旋装缀”一句承上。开辟了一个两三亩地的小园儿,马上随方位地势之所宜,随品种配搭之所宜,栽花种竹,点缀园子。花与竹是园林常景,也有代表性。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黄庭坚《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诗:“移竹淇园下,买花洛水阳;风烟二十年,花竹可迷藏”。“便有山家风味”一句,既总结上文,又漾出作者的怡悦之情。前面几句写景之后,画面上出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等闲池上饮,林间醉。”栽花艺竹之余,词人小具杯盘,徐图一醉。这种徜徉山水,从容度日的方式,正是自来遁迹山林者所乐的境界。词里突出地表现了这种闲适、超脱的襟怀。由景物入笔,又以景写人作为,很好地表达了词人的山水性情。

  下片转入议论,将词境拓深一步。“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三句语极朴拙,意却自,掉运口语,浅白有味。总却世事营营,胸中没有半点挂虑,自然容易心与景浃,感受到外间景物欣然自得,好象都争先恐后来取悦于人似的。宋程颢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为此句之本。

  以曲子词写理趣语,显得亲切活泼,饶有兴味。“剩活人间几岁”,点出余日无多的暮景,却并无衰疯悲惋色彩。“洞天”句,即“谁道洞天尘寰外”,倒装是为了协调平仄的原故。结句将上下片一并收束,表示要这个人间洞天里度此余年,一派欣于所得的情致,可谓溢于言表了。

  《澄怀录》载:“陆放翁云:‘朱希真居嘉禾,与朋侪诣之。闻笛声自烟波间起,顷之,棹小舟而至,则与俱归。室中悬琴、筑、阮咸之类,檐间有珍禽,皆目所未睹。室中篮缶贮果实脯醢,客至,挑仍奉客。’”可见词人写的不只是一种理想境界,而且是他晚年闲适生活的艺术化写真了。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20473.html

秋夜喜遇王处士

秋夜喜遇王处士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绩 原文: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屋北的菜园锄豆完毕,又从东边田野收割黄米归来。在今晚月圆的秋夜,恰与老友王处士相遇,更有穿梭飞舞的萤火虫从旁助兴。注释①处士:对有德才而不愿做官隐居民间的人的敬称。②北场:房舍北边的场圃。③芸藿(huò):锄豆。芸,通“耘”,指耕耘。藿,指豆叶。④东皋(gāo): 相关赏析 鉴赏 ...

中洲株柳

中洲株柳
朝代:清代 作者:俞益谟 原文: 二水中分异旧时,河洲株柳少人知。 虬枝偃盖宜仙岛,碧干撑天入凤池。 古木有缘归净土,章台无分集寒鸱。 常随宝镫陪金勒,绝塞指挥万马嘶。 相关翻译 注释 ①这首诗选自《康熙朔方广武志》。中洲株柳,俞益谟创作的广武八景组诗之一。中洲株柳,指黄河中沙洲上生长的红柳。红柳,又名赤柽。《尔雅》:“翼天将雨,柽先起气应之。”因名雨师。其木常作马鞭,唐代列为灵州贡物...

阳关引

阳关引
朝代:宋代 作者:寇准 原文: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作者介绍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朝代:唐代 作者:刘长卿 原文: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古台破败草木已经凋落,秋天景色引起我的乡思。荒野的寺院来往行人少,隔水眺望云峰更显幽深。夕阳依恋旧城迟迟下落,空林中回荡着阵阵磬声。感伤南朝往事不胜惆怅,只有长江奔流从古到今。注释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沈庆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