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原文:
桐江春水绿如油,两岸青山送客舟。
明秀渐多奇险少,分明山色近杭州。
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觉白云低。
诗人用笔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作者介绍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高高的山上现在进入了秋天,山中景物清爽秀丽。景物众多争艳斗奇就像一副图画。枫叶之多尽染万山一直连绵到云彩边上,,在山岩深幽之处。无数的菊花,点点洒洒。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众人欢度,又逢天气爽朗,一轮明月挂在树梢上。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众人欢度,又逢天气爽朗,一轮明月挂在树梢上。我常与山野之人相约饮酒,不拘形迹地在月光下谈天说地。
注释
(1)“秋入":进入秋天。
(2)“丹枫”:亦称霜叶、红叶。
(3)“万叶”:极言枫叶之多。
(4)“碧云”:青白色的云气。
(5)“黄花千点”:无数的菊花。
(6)“幽岩下”:山岩深幽之处。
(7)”林梢挂”:挂在树梢上。
(8)“松醪”:是松膏酿制的酒。
(9)“常与”:点明了兴趣所在,乐此不疲。
(10)“野人”:山野之人。
(11)“期”:约会之意。
(12)“忘形”:便是隐士悠然自得、不拘形迹的写照。
(13)"共说清闲话":一起谈天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