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朝代:宋代

作者:柳永

原文: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相关翻译

注释

译文高低不一好像烟一样的柳树掩映着灞陵桥。此处风俗依旧和往朝一样,送别的人们,折柳送亲人。衰败古杨柳,攀折已憔悴,如同楚宫中,如柳细腰女。夕阳悠闲照大地,秋光渐消去,离别的忧思如蘅草铺满江岸望不尽。一首送别《阳关》曲,曲尽人肠断,独自倚靠着船栏杆久久行。注释①少年游:词牌名。《乐章集》、《张子野词》...

相关赏析

赏析

这是柳永漫游长安时所作的一首怀古伤今之词。上片写词人乘舟离别长安时之所见。“参差”二句,点明所咏对象,以引起伤别之情。回首遥望长安、灞桥一带,参差的柳树笼罩在迷的烟雾里。风光和景物还和汉、唐时代一样。词人触景生情,思接百代。“衰杨”三句,进一步写灞桥风物的沧桑之变,既“古”且“衰”的杨柳,几经攀折,……

创作背景

柳永作为”西征客“来到汉唐旧都长安,又在灞桥这一个传统的离别之地与友人分袂,他徘徊在桥上,自然神思徜徉,离忧顿生,有感而发写下此词。……

作者介绍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 https://gushi.facekun.com/6904.html

个侬

个侬
朝代:唐代 作者:韩偓 原文: 甚感殷勤意,其如阻碍何。隔帘窥绿齿,映柱送横波。 老大逢知少,襟怀暗喜多。因倾一尊酒,聊以慰蹉跎。 作者介绍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

鹊桥仙·碧梧初出

鹊桥仙·碧梧初出
朝代:宋代 作者:严蕊 原文: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相关赏析 赏析 词的上阙,起笔自然,虽然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但有几分凄凉:偶尔轻坠而下的碧绿色梧桐叶,那吐着馥郁清香的桂花,还有水塘中微微凋谢的荷花。楼上的姑娘们,都正忙着在穿针引线,默默地乞求着织女能给自己以...

闲咏二绝

闲咏二绝
朝代:清代 作者:黄图安 原文: 落花天气半晴阴,好去寻芳傍碧林。 是物含情知爱惜,莺声声里唤春深。 桃花水到报平渠,喜动新流见跃鱼。 一枕羲皇午梦后,数行小试右军书。 相关翻译 注释 ①这二首诗选自《乾隆宁夏府志》。②桃花水:《宋史·河渠志一》:“黄河随时涨落,故举物候为水势之名……二月三月,桃华(花)始开,冰泮雨积,川流猥集,波澜盛长,谓之桃花水。”③羲皇:此指羲皇上人,太古的人。古人想...

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朝代:宋代 作者:赵佶 原文: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悼亡词。1121年(宣和三年)夏四月丙寅,贵妃刘氏薨。徽宗对刘妃的去世极为悲痛,啜泣不已,五月甲辰,特旨追册贵妃刘氏为皇后,谥曰明节。... 鉴赏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又到了看灯的时节,触目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