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蚕丝

朝代:南北朝

作者:佚名

原文: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怀丝:双关语,谐“怀思”。②微躯尽:身死。蚕吐丝后即化为蛹。此借喻为了爱情不惜生命。③缠绵:双关语。以蚕丝的“缠绵”喻爱情的“缠绵”。...

相关赏析

赏析

本篇是一位女子一往情深的爱情表白。她以春蚕自喻,以蚕丝比喻情丝。她象春蚕吐丝一样,把日夜萦绕在心上的那一缕绵长的情思编织成一个温柔甜美的小天地。她不惜为此情奉献一切,因为她心中怀着执着的愿望:“缠绵自有时。”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即本于此。...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作蚕丝 | https://gushi.facekun.com/2925.html

横溪堂春晓

横溪堂春晓
朝代:宋代 作者:虞似良 原文: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将一把青色的秧苗,插入水中。那秧苗瞬间变得青葱。就好似农夫的手,将它染绿。天空中,飘洒着朦胧如烟的细雨。和煦的春风,吹绿了无边无际的稻田。白鹭飞来,望着那无涯的青翠,竟找不到落脚的地。注释横溪堂春晓:横溪堂春天的早晨。横溪堂,作者居住之处,旧址在今浙江省天...

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

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遍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相关赏析 鉴赏 因为马荀仲是医生,所以稼轩就用药名写入邀他一起去游雨岩的词中。看来纯属游戏笔墨,但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一样,这即兴之作,也莫不充满了愤懑之情。...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相关赏析 鉴赏 这首咏物诗写于何年,诸说不一,可能是诗人于公元851年(大中五年)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聘请为书记,入蜀时所作。扶风,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他的《韩冬郎即席二首》,有“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冬雪到时春”句。作者赴蜀,在这年冬天,有《悼伤后赴东蜀辟至...

解佩令·自题词集

解佩令·自题词集
朝代:清代 作者:朱彝尊 原文: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 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 几曾围、燕钗蝉鬓?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 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 料封侯、白头无分! 作者介绍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