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朝代:南北朝

作者:谢朓

原文:

江路西南永,
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
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
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
复协沧州趣。
嚣尘自兹隔,
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
终隐南山雾。

参考翻译

注释

1、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之,到。宣城,在今安徽宣州市。板桥,板桥浦,在离建康不远的西南方,《文选》李善注引《水经注》:“”水上经三山,又湘浦(一作幽浦)出焉,水上南北结浮桥渡水,故曰板桥浦,江又北经新林浦。2、江路:长江的水路。句:写诗人逆水向西南而行。3、永:长,远。毛传:“永,长。”4、归流……

参考赏析

赏析

全诗十二句分二层。第一层开头四句,写自已离开建康乘船逆流西行。第一、二句“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鹜 ”,点明此行溯流而上,与江水相背而行,水长路远。谢朓的船第一站定是新林浦,由此出发。在赴宣城的途中有不少佳篇,又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侍停靠写的。新林浦、三山的在建康西南,离京邑不远,宣城也在建康西……

鉴赏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题如此准确具体地标明了行程和去向,诗人却没有以他那清丽的秀句描绘新林浦的佳景和板桥渡的幽致。诗中展现的是浩渺无涯、东流而去的江水,伫立船首、回望天际的归客,隐隐归舟,离离江树,只如淡墨般的几点,溶化在水天相连的远处。这是公元495年(齐明帝建武二年)的春天,谢朓出任宣城太……

创作背景

齐明帝建武二年(495)的春天,谢朓外任宣城太守,从建康乘船,逆长江西行,这首排律就是在乘船作的。诗的题目明确告诉人们,是到宣城去,从新林浦出发,向板桥方向走。……

作者介绍

谢朓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 https://gushi.facekun.com/3661.html

溪居即事

溪居即事
朝代:唐代 作者:崔道融 原文: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篱笆外面不知是谁家没有系好船只。春潮上涨小船被吹进了钓鱼湾。有一位小孩正玩得高兴,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村里来了客人,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门打开。注释1.溪居:溪边村舍。2.即事:对眼前的事物、情景有所感触而创作。3.系(jì):栓,捆绑。4.却关:打开门...

【双调】乔木查

【双调】乔木查
朝代:元代 作者:白朴 原文: 对景 海棠初雨歇,杨柳轻烟惹,碧草茸茸铺四野。俄然回首处,乱红堆雪。 【幺篇】恰春光也,梅子黄时节,映日榴花红似血。胡葵开满院,碎剪宫缬。 【挂搭沽序】倏忽早庭梧坠,荷盖缺。院宇砧韵切,蝉声咽。露白霜结,水冷风高,长天雁字斜,秋香次第开彻。 【幺篇】不觉的冰澌结,彤云布,朔风凛冽。乱扑吟窗,谢女堪题,柳絮飞玉砌。长郊万里,粉污遥山千叠。去路赊,渔叟散...

题诗后

题诗后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原文: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 注释1.吟:读,诵。2.知音:指了解自己思想情感的好朋友。3.赏:欣赏。4.得:此处指想出来。... 相关赏析 题解 贾岛作诗锤字...

长相思(五之五)

长相思(五之五)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悟浮生。厌浮名。回视千钟一发轻。从今心太平。 爱松声。爱泉声。写向孤桐谁解听。空江秋月明。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