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扬之水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激扬的河水不断流淌,水底的白石更显鲜明。想起了白衣衫红衣领,跟从你到那沃城一行。既然见了桓叔这贤者,怎不从心底感到高兴。  激扬的河水不断流淌,冲得石块更洁白清幽。想起白内衣和红绣领,跟从你到那鹄城一游。既然见了桓叔这贵人,还有什么值得去忧愁。  激扬的河水不断流淌,水底...

相关赏析

鉴赏

要说清楚这首诗,必须牵涉到当时的一段历史。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他的叔父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曲沃在当时是晋国的大邑,面积比晋都翼城(今山西翼城南)还要大。再加上桓叔好施德,颇得民心,势力逐渐强大,“晋国之众归焉”(司马迁《史记·晋世家》)。过了七年,即公元前738年...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唐风·扬之水 | https://gushi.facekun.com/3702.html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注...

秋闺思二首

秋闺思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张仲素 原文: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斜月透进碧纱窗照进来,月色下显得周围都光线分外深沉。女主人愁思环绕,更有秋虫悲鸣,泪水沾湿了衣襟。在梦中,分明看到的丈夫所在的关寨,可是却始终不知哪条路才是通往金微山的。秋天的夜里格外安静,...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朝代:宋代 作者:史达祖 原文: 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 参考翻译 注释 ①过收灯:过了灯节。②潘郎:见前词《夜合花》注。…… 参考赏析 赏析 史梅溪曾是权相韩侂胄门下掾吏,极受倚信,韩伐金败后,梅溪亦受牵连被贬出京,作者正当中年,故词中多悱恻悲怨之情。首句极写春日无聊况味...

幼女词·下床着新衣

幼女词·下床着新衣
朝代:明代 作者:毛铉 原文: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相关翻译 注释 小姑:这里是新娘的意思。结:扎缚、抚弄的意思。... 相关赏析 鉴赏 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专门吟咏幼女(含少女)的诗作数量不多,但这类诗作大都写得富有诗趣,颇具特色。西晋著名诗人左思的《娇女诗》可谓中国古代最早写少女情态的妙诗。此诗极尽铺陈之能事,着力描绘诗人的两个女儿——小女“纨素” 与大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