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之际月表

朝代:两汉

作者:司马迁

原文: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锄豪杰,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奋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太史公研读关于秦楚之际的记载,说:最早发难的是陈涉,残酷暴戾地灭掉秦朝的是项羽,拨乱反正、诛除凶暴、平定天下、终于登上帝位、取得成功的是汉家。五年之间,号令变更了三次,自从有人类以来,帝王受天命的变更,还不曾有这样急促的。  当初虞舜、夏禹兴起的时候,他们积累善行和功劳的...

相关赏析

简析

《秦楚之际月表》,是司马迁《史记》中的一表。“表”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创立的一种史书体例,是以表格的形式表现某一时期的史事、人物的。秦楚之际是指秦二世在位时期和项羽统治时期。时间虽短,但事件变化多端,所以按月来记述,称为“月表”。本文是司马迁在《秦楚之际月表》前面所写的序言。这篇...

作者介绍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了解司马迁的作品特点,主要在"迁"这个字上。...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秦楚之际月表 | https://gushi.facekun.com/3731.html

竹石

竹石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 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 一作:韧)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注释①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原文: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晓钟残音还远绕广陵树木。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作主?注释⑴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

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

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夜泪暗销明月幌,春肠遥断牡丹庭。 人间此病治无药,唯有楞伽四卷经。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

【越调】凭阑人 题情

【越调】凭阑人 题情
朝代:元代 作者:贯云石 原文: 花债萦牵酒病魔,谁唱相思肠断歌?旧愁没奈何,更添新恨多。 昨日欢娱今日别,满腹离愁何处说?一声长叹嗟,凭阑人去也。 冷落桃花扇影歌,羞对青铜扫翠蛾。风流情减多,未知是若何? 情泪新痕压旧痕,心事相关谁共论?黄昏深闭门,被儿独自温。 懒对菱花不欲拈,愁理晨妆不甚タ。玉纤春笋尖,倦将脂粉添。 红叶传情着意拈,书遍相思苦未タ。诉愁斑管尖,旋将心事添。 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