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韵译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注释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樽:酒杯。...
相关赏析
鉴赏
这一首着重写惜别,描绘与她的筵席上难分难舍的情怀。...
朝代:五代
作者:和凝
原文:
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历历花间,似有马啼声。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译文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已经到了三更时间,面对对面树上栖息着的黄莺,独自忧伤。在花的远处,传来一阵清晰的马蹄声。女孩不由得笑了,整理好衣襟配饰,面向男孩前来的方向拱拱手,走下台阶走出庭院迎接男孩的到来。注释①玉漏频:指计时的漏声频频传来。均指时间的推移。②历历:分明可数,形容马蹄声非常清晰。③绣户:绣……
后梁末帝乾化四年(914),明经及第。二年后,再登进士第。后梁郓州节度使贺瑰了解到和凝与自己是同乡时,便聘他为府中从事。一夜,作者看到妙龄的少女私下和自己心目中爱恋的人约会,那个人迟到了,可是少女依旧在苦苦等待,终于盼到了自己心爱的人,遂做此五首《江城子》,此首为其三。……
首三句从时间的推移下笔,起句写斗转星移、玉漏频催,已由“月上门”到“三更天”了,女主人把视线由室内的云母屏风移到室外栖息的黄莺身上,不仅表示时间的推移,而且是感情的升华。她等待的情人,未到约定的兰更而不来,她虽然急不可待,但还能自解。这一句用“转“、“移”、“频”连续三个动词表达少女对时光流逝的焦虑……
和凝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 (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