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女谣

朝代:唐代

作者:于鹄

原文: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着荷花、铺展菱叶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注释⑴巴:地名,今四川巴江一带。⑵竹枝:竹枝词,指巴渝(今重庆)一带的民歌。⑶藕丝:这里指荷叶、荷花。傍:靠近,邻近。⑷还...

相关赏析

赏析

诗人以平易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闲雅的巴女放牛图。“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写的是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烟霭四起,江上菱叶铺展,随波轻漾,一个天真伶俐的巴江女孩,骑在牛背上面,亢声唱着山歌,沿着江边弯弯曲曲的小路慢慢悠悠地回转家去。如此山乡风味,极其清新动人。下...

作者介绍

于鹄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巴女谣 | https://gushi.facekun.com/4031.html

清平乐·烟轻雨小

清平乐·烟轻雨小
朝代:宋代 作者:晏几道 原文: 烟轻雨小。紫陌香尘少。谢客池塘生绿草。一夜红梅先老。 旋题罗带新诗。重寻杨柳佳期。强半春寒去后,几番花信来时。 参考翻译 注释 [1]紫陌:多称京城的道路。香尘:芳香之尘。 [2]谢客:南朝宋谢灵运小字客儿,时人称为谢客。[3]强半:过半。[4]花信:春花开时,有风应期而来,称花信或花信风。…… 参考赏析 鉴赏 这是一首伤春惜别的词。上片写春光归去匆匆,一夜细雨轻...

阮郎归·吴门寄家书

阮郎归·吴门寄家书
朝代:清代 作者:项鸿祚 原文: 阖闾城下漏声残,别愁千万端。 蜀笺书字报平安,烛花和泪弹。 无一语,只加餐,病时须自宽。 早梅庭院夜深寒,月中休倚阑。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_四时佳兴春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_四时佳兴春
朝代:元代 作者:钟嗣成 原文: 四时佳兴 春 梅花漏泄阳和信,才残腊又新春。东风北岸冰消尽。元夜过,社日临,中和近。 天气氤氲,花柳精神。驾香轮,驰玉勒,醉游人。清明过了,飞絮纷纷。隔孤村,闻杜宇,怨东君。叹芳辰,已三分,二分流水一分尘。寂寂落花伤暮景,萋萋芳草怕黄昏。 夏 清和天气逢初夏,更何处觅韶华!端阳过了炎威乍。藤枕攲,翠簟铺,纱幮挂。 住处清佳,绝去喧哗。近...

惜分飞·寒夜

惜分飞·寒夜
朝代:清代 作者:吴绮 原文: 昨晚西窗风料峭,又把黄梅瘦了。人被花香恼,起看天共青山老。 鹤叫空庭霜月小,夜来冻云如晓。谁信多情道,相思渐觉诗狂少。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料峭:风寒貌。②“谁信”句:犹口语“谁讲(我)多情”,实为反语。... 相关赏析 赏析 此词咏寒夜之苦,故首句点出“昨晚”。次叙夜起看天,鹤唳空庭,霜月冻云,只觉满目凄凉。心中愁结,遂致诗兴全无。“天共青山老”一句,反用“天若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