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朝代:明代

作者:夏完淳

原文: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相关翻译

注释

同心结:古人用彩丝缠绕作同心之结,以喻两情绸谬之意。...

相关赏析

赏析

描写的是闺中人思今意中人的情怀。从夏完淳的经历看,词中所写的闺中人,其实是他自己心怀的化身,而所思念的意中人,也是故国、或者是理想的寄托。...

作者介绍

夏完淳 夏完淳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 https://gushi.facekun.com/4225.html

锦堂春·半壁横江矗起

锦堂春·半壁横江矗起
朝代:明代 作者:归庄 原文: 半壁横江矗起,一舟载雨孤行。凭空怒浪兼天涌,不尽六朝声。隔岸荒云远断,绕矶小树微明。旧时燕子还飞否?今古不胜情。 相关翻译 注释 1、燕子矶:在江苏南京附近之观音山。山上有石,俯瞰大江,形如飞燕,故名。2、兼天涌:兼天,连天。形容不得波浪之高。3、旧时燕子还飞否:郦道元《水经注》:“石燕山相传其石或大或小,及有雷风则石燕群飞。”词意本此。...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原文: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

孤雁 / 后飞雁

孤雁 / 后飞雁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只离群的孤雁,它不喝水不啄食,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思念和追寻着它的伙伴。又有谁来怜惜这浩渺天空中的孤雁呢?然而它和雁群相失在云海弥漫间,它望尽天涯,仿佛伙伴们就在眼前;它哀鸣声声,好像听到了同类的呼唤,然而野鸦们全然不懂...

行香子·秋入鸣皋

行香子·秋入鸣皋
朝代:宋代 作者:许古 原文: 秋入鸣皋,爽气飘萧。挂衣冠、初脱尘劳。窗间岩岫,看尽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 细数闲来,几处村醪。醉模糊、信手挥毫。等闲陶写,问甚风骚。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 相关赏析 鉴赏 这是一首堪与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境相媲美,表现辞官归隐,陶醉于自然佳趣,把酒当歌,逍遥自在,生活优然闲适,心情超然物外的好词,历来为词论家所推崇。上片以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