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秋

朝代:宋代

作者:张淑芳

原文:

墨痕香,红蜡泪。点点愁人离思。桐叶落,蓼花残。雁声天外寒。
五云岭,九溪坞。待到秋来更苦。风淅淅,水淙淙。不教蓬径通。

相关赏析

赏析

张淑芳,宋朝女词人。《西湖志余》记载:”张淑芳,贾似道妾,南宋临安(今杭州市)人,西湖樵家女,姿容美丽,能诗善词”。清朝文人徐士銮编辑的《宋艳》书中,有引自《西湖志余》的记载:“(张淑芳)木棉之后,自度为尼,结庵九溪,栽花种竹以老,罕有知者。”另据《续比丘尼传》中记载:“张淑芳,...

作者介绍

张淑芳 张淑芳,南宋末期人。西湖樵家女也。宋理宗选宫嫔时,以色美,为贾似道所匿,宠之专房。淑芳知贾必败,预营别业於五云山下九溪坞。贾南迁日,削友为尼,人罕知者。张善小词,今存词三首,收录于《古今词话。词话》卷上。...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更漏子·秋 | https://gushi.facekun.com/6813.html

黄生借书说

黄生借书说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原文: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登高丘而望远

登高丘而望远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登高丘而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沉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高山,远望大海,烟波浩渺,一望无际。传说中那六只天帝派来驮负大地的大海龟被龙伯国的人钓起后早已变...

马上作

马上作
朝代:明代 作者:戚继光 原文: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边草 一作:边月)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驰聘疆场、转战南北是为了报答皇上对我的信任,南北江畔和北方边关的花草都笑我一生忙忙碌碌。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带着兵器骑着战马在疆场上度过的。注释南北驱驰:戚继光曾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倭宼的侵扰,又曾镇守北方边关。主:指明朝皇帝。边月:边塞...

浪淘沙·莫上玉楼看

浪淘沙·莫上玉楼看
朝代:宋代 作者:韩疁 原文: 莫上玉楼看。花雨斑斑。四垂罗幕护朝寒。燕子不知人去也,飞认阑干。 回首几关山。后会应难。相逢祗有梦魂间,可奈梦随春漏短,不到江南。 相关赏析 评解 此词所写的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他表面上似乎在替一位女子抒发怀念远客江南的的爱人的幽怨,实则是借此寄托北方人民怀念南宋朝廷的亡国之痛。... 作者介绍 韩疁 韩疁,生卒年不详,字子耕,号萧闲,有萧闲词一卷,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