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抬头观看西北方向的浮云,驾驭万里长空需要长剑,人们说这个地方,深夜的时候,常常能看见斗牛星宿之间的光芒。我觉得山高,水潭的水冰冷,月亮明亮星光惨淡,待点燃犀牛角下到水中看看,刚靠近栏杆处却害怕,风雷震怒,鱼龙凶残。两边高山约束着东溪和西溪冲过来激起很高的浪花,过高楼,想飞去但...

相关赏析

赏析

祖国的壮丽河山,到处呈现着不同的面貌。吴越的柔青软黛,自然是西子的化身;闽粤的万峰刺天,又仿佛象森罗的武库。古来多少诗人词客,分别为它们作了生动的写照。辛弃疾这首《过南剑双溪楼》,就属于后一类的杰作。宋代的南剑州,即是延平,属福建。这里有剑溪和樵川二水,环带左右。双溪楼正当二水交……

赏析二

这是辛弃疾爱国思想表现十分强烈的名作之一。作者在绍熙五年(1194)前曾任福建安抚使。从这首词的内容及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看,可能是受到主和派馋害诬陷而落职时的作品。作者途经南剑州,登览历史上有名的双溪楼,作为一个爱国词人,他自然要想到被金人侵占的中原广大地区,同时也很自然地要联想到……

创作背景

辛弃疾在绍熙五年(1194)前曾任福建安抚使。从这首词的内容及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看,可能是受到主和派馋害诬陷而落职时的作品,但作于在福建任职时期。作者途经南剑州,登览历史上有名的双溪楼,有感而作此词。……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 https://gushi.facekun.com/6883.html

水龙吟·鸡鸣风雨潇

水龙吟·鸡鸣风雨潇
朝代:明代 作者:刘基 原文: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 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 月暗云霄,星沈烟水,角声清袅。 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 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 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 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 作者介绍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

登江亭晚望

登江亭晚望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原文: 浩渺浸云根,烟岚没远村。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倦魂。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 作者介绍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朝代:唐代 作者:刘长卿 原文: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古台破败草木已经凋落,秋天景色引起我的乡思。荒野的寺院来往行人少,隔水眺望云峰更显幽深。夕阳依恋旧城迟迟下落,空林中回荡着阵阵磬声。感伤南朝往事不胜惆怅,只有长江奔流从古到今。注释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沈庆之所...

【仙吕】赏花时_香爇龙涎宝

【仙吕】赏花时_香爇龙涎宝
朝代:元代 作者:高安道 原文: 香爇龙涎宝篆残,帘卷虾须春昼闲。心事苦相关,春光欲晚,无一字报平安。 【尾】意无聊,愁无限,花落也莺慵燕懒。两地相思会面难,上危楼凭暖雕阑。畅心烦,盼杀人也秋水春山!几时看宝髻蓬松云乱绾?怕的是樽空酒阑,月斜人散,背银灯偷把泪珠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