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上亭壁

朝代:宋代

作者:寇准

原文: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宽阔的黄河,只有不多几条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滚滚,一派渺茫。我独自登上河边的亭子,斜靠着栏杆,愁绪像河水,源源不断。那河边、远处,萧瑟秋风中,有片稀疏的树林,林后是耸立的高山,一半沐浴着西斜的阳光。注释①这是四首(春、夏、秋、冬)组诗中的第三首。诗前有序,说明此诗是作者被贬谪……

相关赏析

鉴赏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第一句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一是“阔”,王湾的“潮平两岸阔”,被诗人浓缩为“岸阔”,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黄河恢宏阔大;二是“渺茫”,因为河阔,一眼望不到边,加上太阳快要下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寇准三十七八岁时,前有小序,说在咸平元年(998年)镇河阳,“予顷从穰下,移莅河阳;洎出中书,复领分陕。惟兹二镇,俯接洛阳,皆山河襟带之地也。每凭高极望,思以诗句状其景物,久而方成四绝句,书于河上亭壁。“说明此诗是作者被贬谪时写的。这是四首(春、夏、秋、冬)组诗中的第三……

作者介绍

寇准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书河上亭壁 | https://gushi.facekun.com/6974.html

【南吕】四块玉_恬退绿鬓衰

【南吕】四块玉_恬退绿鬓衰
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原文: 恬退 绿鬓衰,朱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 绿水边,青山侧,二顷良田一区宅,闲身跳出红尘外。紫蟹肥,黄菊开,归去来。 翠竹边,青松侧,竹影松声两茅斋,太平幸得闲身在。三径修,五柳栽,归去来。 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 作者介绍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

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五首选一)

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五首选一)
朝代:明代 作者:杨基 原文: 一瓣芙蕖是彩舟,棹歌离思两夷犹。 风鬟雾鬓遥相忆,月户云窗许暂留。 波冷绿尘罗袜晓,恨添红叶翠颦秋。 双鸾镜里瑶台雪,任是无情也上头。 作者介绍 杨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

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朝代:宋代 作者:刘因 原文: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 相关赏析 简析 诗歌前两句写景情景相生,动静相宜,有声有色,画面感强。诗中马蹄踏水,水波激荡,明霞散乱,天光水色,闪烁迷离,天上地下的空间距离遥远的两种景物被聚拢于马蹄之下,有了化静为动的意趣。醉袖乘马迎风飘举,林花因风而落,落而沾袖,动静结合,写出了花树葱茏,人醉美景的意蕴。溪水的...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相关赏析 赏析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这是白居易为妇女呐喊不平的名句,表现了诗人对封建时代下层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关注。在这首原调《浪淘沙》小词中,他又通过对一位思妇复杂微妙的内心矛盾的描绘,真实地表现了妇女对爱情的忠贞和悲惨的境遇。发端二句,劈空发问:“借问江潮与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