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朝代:五代

作者:牛希济

原文: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两耳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新月恰似秀眉/不见有团圆佳意/不忍看粒粒红豆/相思人泪眼迷离/整天劈着桃核/意中的人儿在我心里/隔墙而生的两朵小花/迟早会结成连理。注释(1)团圆:指月圆,此指团圆。(2)不堪:承受不了,不忍。(3)桃穰:即桃核,又叫桃仁。(4)人:与“仁”谐音,桃仁在桃核里,意中人在心...

相关赏析

赏析

从新月想到未能团圆,从红豆感到相思之苦,用的都是比兴的方法。此词所咏新月、红豆、桃穰,既切于情事,又别有生发。写法上用下句进而解释上句,表达女子对爱情的热切追求,保持着乐府民歌的本色。词中用语亦雅俗并行,且兼用六朝乐府的谐音双关。  这首词写少年对意中人的相思之情。上片以新月起兴...

作者介绍

牛希济 五代词人。生卒年不详。陇西(今甘肃)人。词人牛峤之侄。早年即有文名,遇丧乱,流寓于蜀,依峤而居。后为前蜀主王建所赏识,任起居郎。前蜀后主王衍时,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随前蜀主降于后唐,明宗时拜雍州节度副使。...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 https://gushi.facekun.com/771.html

永遇乐·长忆别时

永遇乐·长忆别时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濉上,能道使君深意。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而今何在?西垣清禁,...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原文: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五更鸡鸣,京都路上曙光略带微寒;黄莺鸣啭,长安城里已是春意阑珊。望楼晓钟响过,宫殿千门都已打开;玉阶前仪仗林立,簇拥上朝的官员。启明星初落,花径迎来佩剑的侍卫;柳条轻拂着旌旗,一滴滴露珠未干。...

龙
朝代:唐代 作者:李峤 原文: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作者介绍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正宫】醉太平 警世

【正宫】醉太平 警世
朝代:元代 作者:汪元亨 原文: 辞龙楼凤阙,纳象简乌靴。栋梁材取次尽摧折,况竹头木屑。结知心朋友着疼热,遇忘怀诗酒追欢说,见伤情光景放痴呆。老先生醉也。  憎花蝇竞血,恶黑蚁争穴。急流中勇退是豪杰,不因循苟且。叹乌衣一旦非王谢,怕青山两岸分吴越,厌红尘万丈混龙蛇。老先生去也。  家私上欠缺,命运里周折。桑间饭谁肯济灵辄,安乐窝养拙。但新词雅曲闲编你,且粗衣淡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