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注释
⑴五松山:在今安徽省铜陵市南。媪(ǎo):老妇人。
⑵寂寥:(内心)冷落孤寂。
⑶秋作:秋收劳动。田家:农家。秋作:秋天的劳作。苦:劳动的辛苦,心中的悲苦。
⑷夜舂寒:夜间舂米寒冷。舂:将谷物或药倒进器具进行捣碎破壳。此句中“寒”与上句“苦”,既指农家劳动辛苦,亦指家境贫寒。
⑸跪进:古人席地而坐,上半身挺直,坐在足跟上。雕胡饭:即菰米饭。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
⑹素盘:白色的盘子。一说是素菜盘。
⑺惭:惭愧。漂母:在水边漂洗丝絮的妇人。《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时韩信少时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洗衣老妇见他饥饿,便给他饭吃。后来韩信助刘邦平定天下,功高封楚王,以千金报答漂母。此以漂母比荀媪。
⑻三谢:多次推托。不能餐:惭愧得吃不下。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14-815 . 2、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384-386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9497.html

念奴娇·登多景楼

念奴娇·登多景楼
朝代:宋代 作者:陈亮 原文: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强对 一作:疆场)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楼极目四望,不觉百感交集,可叹自己的这番心意,古往今来...

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

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
朝代:清代 作者:王士祯 原文: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相关翻译 注释 ⑴此诗作于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辛丑)。时作者官扬州推官以事至吴郡,归途游南京。秦淮河,在南京城南。⑵秣陵:南京古名。⑶梦绕:往事萦怀。⑷雨丝风片:细雨微风。多指春景。汤显祖《牡丹亭·惊梦》:“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⑸“浓春”句:情语,谓春光浓... 相关...

州桥

州桥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原文: 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州桥南北,天街之上,父老伫足,盼望王师,丧国的痛楚,沦为异邦蹂躏的凄惨,令人苦不欲生。(这里,“父老”是宋金两个时期的人,他们对故国的怀念远比青年人深切,所以让其出场很典型;同时,这也是实情。)盼啊盼,盼了几十年,忽然...

【般涉调】哨遍

【般涉调】哨遍
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原文: 张玉岩草书 自唐晋倾亡之后,草书扫地无踪迹。天再产玉岩翁,卓然独立根基。甚纲纪?胸怀洒落,意气聪明,才德相兼济。当日先生沉醉,脱巾露顶,裸袖揎衣。霜毫历历蘸寒泉,麝墨浓浓浸端溪。卷展霜缣,管握铜龙,赋歌赤壁。 【幺】仔细看六书八法皆完备,舞凤戏翔鸾韵美。写长空两脚墨淋漓,洒东窗燕子衔泥。甚雄势!斩钉截铁,缠葛垂丝,似有风云气。据此清新绝妙,堪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