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针

朝代:明代

作者:郑之珍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注释眉州:地名,...

相关赏析

启示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2、一个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坚持不懈,即可创佳绩。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5、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重视生活中的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态度。...

作者介绍

郑之珍 郑之珍,字汝席,号高石,明万历补邑庠生。后来祁门县文化部门,在渚口乡清溪村发现了郑之珍夫妇合葬墓及《清溪郑氏族谱》,确认他为祁门县渚口乡清溪人。郑之珍在《新编目连戏救母劝善戏文》序中自述:“幼学夫子而志春秋,惜文不趋时,而学不获遂,于是萎念于翰场,而 游心于方外。...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铁杵磨针 | https://gushi.facekun.com/955.html

端午

端午
朝代:唐代 作者:李隆基 原文: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作者介绍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

【仙吕】点绛唇_咏教习鼓诉

【仙吕】点绛唇_咏教习鼓诉
朝代:元代 作者:孙叔顺 原文: 咏教习鼓诉冤 每日学按龙韬,演习虎略。初开教,若论功劳,则俺先来到。 【混江龙】助威声号,将我先鸣三擂发根苗。渐渐的排成戈戟,纷纷的收聚枪刀。则这两片皮常与军官为耳目,一生心不离了小校做知交。虽是我有声难说,有运难消,又不比鸣廉击柝喝号。摇铃向军前,则我为头儿闹。面皮上常过了无数,助罗边不住的频敲。 【油葫芦】怎比恁那悠悠吹画角,也每...

【正宫】绿幺遍

【正宫】绿幺遍
朝代:元代 作者:乔吉 原文: 自述 不占龙头选,不入名贤传。时时酒圣,处处诗禅,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 作者介绍 乔吉 乔吉(1280?~1345) 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人,流寓杭州。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说他“美姿容,善词章,以威严自饬,人敬畏之”,又作吊词云:“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百年光景还争甚...

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原文: 楔子 (冲末扮番王引部落上,诗云)毡帐秋风迷宿草,穹庐夜月听悲笳。控弦百万为君长,款塞称藩属汉家。某乃呼韩耶单于是也。若论俺家世,久居朔漠,独霸北方,以射猎为生,攻伐为事。大王曾避俺东徙,魏绛曾怕俺讲和。獯鬻犭严狁,逐代易名:单于可汗,随时称号。当秦汉交兵之时,中原有事,俺国强盛,有控弦甲士百万。俺祖公冒顿单于,围汉高帝于白登七日,用娄敬之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