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作者:佚名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9806.html

踏莎行·晚景

踏莎行·晚景
朝代:明代 作者:陈霆 原文: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相关翻译 注释 槎牙:错杂不齐貌。鸢:俗称鹞鹰。芙蓉老:荷花凋残。... 相关赏析 评解 此词题为《晚景》,写景多运化前人诗词中成句,流转自然一如己出,而创意不足。词中写登楼晚眺,周遭风景在目。但诗人意不在赏玩秋光,...

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

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

八阵图

八阵图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另版: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注释1、 盖:超过。2、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3、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4、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