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引 / 野田黄雀行译文 译文 作者:佚名 好酒佳酿摆放在高殿之上,亲近的友人跟随我一同游玩。内厨做好了丰盛的菜肴,烹制鲜美可口的牛羊肉。秦风的古筝声是多么慷慨激昂,齐地的琴瑟声是那么柔和婉转。还有出自阳阿的奇妙舞蹈,来自京洛的著名歌曲。在歌舞中饮酒过了三杯,我们解开衣袋尽情享用了美味佳肴。主人和宾客相互行礼,相互献上最美好的祝福。要谨记旧时结交的朋友不... 赏析 阅读全文
吴楚歌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这首《玉台新咏》卷九题为《燕人美篇》,又作《燕人美兮歌》。这是一首表现思慕情感的诗。全诗仅六句。首二句着重写所思女子的美和诗人与她之间的阻隔,后四句写诗人的追求以及求之不遇的怅惘心绪。 诗歌一开头就热情赞美燕姬赵女的佳妙,表达一腔思慕之情。诗人不畏层峦叠嶂的阻隔,幻想以云为车,以风为马,驱风驾云去追求美的偶象。然... 赏析 阅读全文
吴楚歌注释 注释 作者:佚名 ⑴“燕人”句:燕、赵为二国名。战国时燕国都在今北京大兴县,赵国都在今河北省邯郸县。古曰“燕赵多佳人”。这里“燕人”、“赵女”也可能是用来比贤才之士,贤才居处山野,过风云际会就出而用世。 ⑵“其室”句:用《诗经·东门之墠》“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两句的意思,表示思慕而不得见。 赏析 阅读全文
吴楚歌译文 译文 作者:张南辉 燕女美啊赵女佳,居所近啊,倩影远隔层崖,怎能见到她!我欲乘云车风马,前往求访,她如兰似玉,僻处山野;云有时不遇,风有时停止,我思慕多端,无以慰解,谁能为我理清这相思的烦恼? 赏析 阅读全文
西征赋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要想了解潘岳在撰写《西征赋》时的心情,必须要对当时的动荡不安的政治背景有个粗略的认识。当晋武帝在位时,他曾在地方上任过“邑宰”(县令),后一度担任过尚书度支郎(财务一灯的职务)。不久即因故被免职。正当他不得志之时,外戚杨骏依仗权术攫取了太尉的高职,入朝辅政。由于受到杨骏的赏益。潘岳便成了其亲信之一,被任命为太傅主簿(... 赏析 阅读全文
西征赋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元康二年五月十八日那天,我坐在车上向西开始了征途,从京都洛阳前往长安。这时我叹息着说:古往今来的历史,确实是太久远了!广远而又令人感到恍惚,从开天辟地时混沌一气而产生了天,地,人三才。所谓三才,就是天,地,人的大道。只有寿命和禄位,才称得起是最宝贵的。寿命有长有短,禄位有顺畅和阻滞,这种现象连鬼神也无法预... 赏析 阅读全文
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首二句从象征时光流逝的白日写起。句式与曹植《赠徐干》中“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相同,表现出光景西驰,白驹过隙,盛年流水,一去不再的忧生感情。只不过阮未写“白日”匿于何处,曹诗落实是“西山”。一偏于形象、一偏于说理;一重在写景起兴,一重在寓意象征故也。“去此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闻人倓说“去此”指“去... 赏析 阅读全文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曾国藩解曰:凤凰,本阮公自况。沈德潜曰:凤凰本以鸣国家之盛,今九州八荒无可展翅,而远之昆仑之西,于洁身之道得矣,其如处非其位何。所以怅然心伤也。二人之解都可通。但尚有他解。 这首很可能是为嵇康的悼诗或者悼其下狱。首先,“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岗。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这与阮籍其他咏怀诗的起调... 赏析 阅读全文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死,太子曹芳即位,年八岁,曹爽、司马懿掌文武大权,从此曹魏政权与司马氏集团开始了尖锐的斗争。 在此期间,大量士人被杀,在极端黑暗恐怖中的广大士人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其文学创作时时流露出这种忧惧心态。 赏析 阅读全文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凰”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傲世”)的品性。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表现手法,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根据凤凰“饮醴泉”、“栖山冈”、“彻九州”、“望八荒”的举动,可以判断出凤凰志向远大、... 赏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