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山驿简析

长相思·山驿简析
简析 作者:佚名   这首《长相思·山驿》与另一首《长相思·雨》词意相近,写法与用韵相类,或是同时所作。   这一首词写雨后山驿的黄昏景色和词人的羁旅之思。全词语淡情深,工于写景,善于造境,读后令人觉其含无限忱恻。   上片起首两句,写山驿望中所见,兼含旅思。两个短句,从时、空两方面着笔,而想象纵横驰骋,使其感情色彩增强而意境加厚。第三句客...

长相思令·烟霏霏赏析

长相思令·烟霏霏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要解通此词,须抓住两点,一是“自咏”,——她此时的处境是被判了徒刑,正待执行;二是“道此景”,——眼前之“景”是“冬末雪消,春日且至”。且看女词人是如何通过结合“自咏”而“道此景”的。   开头的“烟霏霏”乃云雾迷蒙之意。“烟霏霏”是云雾迷蒙,为“雪霏霏”前奏。《·小雅·采微》:“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霏霏,纷飞的样子。明明已经是“雪消”了,...

长相思令·烟霏霏赏析二

长相思令·烟霏霏赏析二
赏析二 作者:青若   关于这首词的来历,是有一个故事的。   南宋文学家洪迈在其《夷坚志》和王世贞的《艳异编。卷三十》,还有冯梦龙的《情史》一书中,对此都有记载。   吴淑姬本出身在穷苦人家,却遭不幸被当地一恶少长期霸占。后来别人还诬陷并告发她有偷情的行为,因而被捕入狱。当时审理此案的郡僚,知道她是冤枉的,更对她的才华也早有所耳闻。于是...

满江红·赤壁怀古创作背景

满江红·赤壁怀古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左右,戴复古曾在鄂州吞云楼谱写一阕《水调歌头》的词作,《满江红·赤壁怀古》词,约写于《水调歌头》的前后,此时词人正在鄂州、黄州一带漫游,黄州城外有赤壁矶(又叫赤鼻矶),虽有人考证这里并非赤壁之战的战场,但时人可能有些传说,前此又有苏轼的“大江东去”一词,词人过此,也难免生发怀旧的感情...

满江红·赤壁怀古鉴赏

满江红·赤壁怀古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这首词,风格豪迈,苍劲有力,在自然朴素的描写中,不时有浓重之笔与用力之笔出现,平淡之中见奇伟。清人纪昀十分欣赏这首词,觉得它的豪壮之气并不逊于苏东坡。   上片开头说“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比,复古词显得起势平淡,远不如苏词的气势雄伟;但戴词以朴素的叙述入题,倒也显得自然...

满江红·赤壁怀古注释

满江红·赤壁怀古注释
注释 作者:佚名 ①赤壁矶:即黄州赤壁。②周郎:指赤壁大战吴蜀联军的统帅周瑜。③区宇:即寰宇,宇宙。④貅虎:猛兽,指军队,勇士。⑤曹瞒:指曹操,曹操小名叫阿瞒。⑥今如许:如今又怎么样呢。⑦金缕:指嫩黄色的枝条。 1、 傅德岷,卢晋 .《宋词鉴赏辞典》 :长江出版社 ,2011年4月第2版 :第269页 .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创作背景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怀古词。吴文英游灵岩山,见吴国遗迹想起了吴国兴衰的史实,联想到宋朝国事,抒发感慨而作此词。吴文英是南宋的一位奇才雅士,但他一生政治不得志,终志只能将满腹经纶寄之于词曲 。词题“陪庾幕诸公游灵岩 ”,庾幕是指提举常平仓的官衙中的幕友西宾。灵岩山,在苏州西,以吴王夫差的遗迹而有盛名。 1、 ...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鉴赏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这首词是作者游苏州灵岩山时所作。开头紧贴“灵岩”之“灵”字,说此山是天上星星坠落而成。“幻”字续写灵岩云树贴天,吴王建宫馆于此的史实。“酸风射眼”转写怀古之情,昭示出吴王之所以败亡的根源。下阕第一句,承上将吴王失败的原因点明,认为范蠡是明智的“倦客”。“问苍波无语”呼应开头,唤起今世之忧。接着感叹自己壮志未酬的哀愁。   这是一...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译文及注释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极目远眺四方,缥缈的长空万里,云烟渺茫向四处飘散。不知是何年何月,青天坠下的长星。幻化出这座苍翠的山崖,云树葱笼,幻化出上面有残灭的春秋霸主吴王夫差的宫城,美人西施就藏娇馆娃宫。幻化出气壮山河的霸业英雄。灵岩山前的采香径笔直如一支弓箭,凄冷秋风刺人眼睛。污腻了的流水中漂流着当年每人用来化妆的脂粉,沾染得岸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