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寄王汉阳创作背景

早春寄王汉阳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此是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在江夏时所作。诗中表现思念友人的一片真情厚意。《李诗辨疑》谓此诗是王汉阳寄李白诗,是答李白《望汉阳柳色等王宰》诗。可参考。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518-519 . 2、 刘忆萱 王玉璋 .李白...

早春寄王汉阳译文及注释

早春寄王汉阳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听说春天已经回还我还未识其面,前去依傍寒梅访寻消息。昨夜东风吹入江夏,路边陌上的杨柳冒出嫩芽一片金黄。碧水浩浩云雾茫茫,王汉阳您啊不来令我空白断肠。我已预先拂净青山上一片石摆下酒宴,要与您连日连夜醉在壶觞之中。 注释王汉阳:其人姓王,官职汉阳县令。生平不详。走傍:走近。武阳:此指江夏。陌(mò):田间东西方向的道...

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鉴赏

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王维大约在公元740、741年(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事迹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王维这首送别之作意...

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译文及注释

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艄公摇起桨驶向临圻。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从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 注释⑴沈子福,作者的朋友,生平事迹不详。《全唐》作沈子。归又作之。⑵罟(gǔ )( 古)师:渔人。此指船夫。⑶临圻(qí):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创作背景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杜审言在公元670年(唐高宗咸亨元年)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大约公元689年(武则天永昌元年)前后,他到江阴县任职。此时他宦游已近二十年,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   在江阴...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鉴赏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这首一首和,作者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诗人却像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诗一开头就发感慨,说只有离别家乡、...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译文及注释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注释⑴和:指用应答。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⑵宦游人:离家作官的人。⑶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⑷淑气...

忆江南·春去也赏析

忆江南·春去也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此词作于开成三年(838),作者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时。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和乐天(即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第一首词写的是一位洛阳少女的惜春之情。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人通过拟人化手法,不写人惜春,却从春恋人着笔。杨柳依依,丛兰洒泪,写来婉转有致,耐人寻味...

忆江南·春去也译文及注释

忆江南·春去也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临行的时候谢别洛阳城的人。柔弱的柳枝随风飞舞象是挥手举袂,一丛丛的兰花沾满白露正如浸湿的头巾,遮住芳颜独自欢笑又像是含嗔带颦。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一起来珍惜这艳丽明媚的年华吧!只见依然有桃花飘落在流水上,哪怕倒满竹叶青美酒一饮而尽,醉倒在了酒杯前。只希望能等到雨过天晴、重见...

长安古意赏析

长安古意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托“古意”,实抒今情。它的题材、用语与萧纲的《乌栖曲》等齐梁宫体诗非常接近,但思想感情却大不相同。它的词采虽然富丽华赡,但终不伤于浮艳。诗的写法近似汉赋,对描写对象极力铺陈泻染, 并且略带“劝百讽一”之意。《唐诗镜》中说:“端丽不乏风华,当在骆宾王《帝京篇》上。”《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周敬语:“通篇格局雄远,句法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