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黄雀行简析

简析

作者:佚名

  此选自本集卷六,以下两首同。史载,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借故杀了曹植的亲信杨修,次年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的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愤,内心十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他苦于手中无权柄,故而在诗中塑造了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曲。此诗开端,诗人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意象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气氛,隐喻当时政治形势的险恶;而少年拔剑捎网的形象则寄寓着诗人冲决罗网、一试身手的热切愿望。此诗意象高古,语言警策,急于有为的壮烈情怀跃然纸上。梁代刘勰称此诗“格高才劲,且长于讽谕”(《文心雕龙·隐秀》),确是中肯之论。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0110.html

没蕃故人

没蕃故人
朝代:唐代 作者:张籍 原文: 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前些年你还守卫着月氏,后来在城下与敌恶战全师覆灭。吐蕃和中原从此断绝了消息。是死是生从此都永远别离。全军战败后,遗弃的营帐无人收拾,只有逃回的战马还识得残破的军旗,有心祭奠你,又疑心你尚活在人间,此时只有遥望天涯而哭。注释①戍...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相关赏析 鉴赏 博山在江西永耒县西二十里,山中有清奇的泉石、苍翠的林谷,还有雨岩、博山寺等名胜古迹,是一处绝佳的风景地。作者闲居上饶时,曾多次去此山游览,并写了多首脍炙人口的汜游词。上阕头二句描写在山道中夜行的情景:驱马从柳树旁边疾驰而过...

移家别湖上亭

移家别湖上亭
朝代:唐代 作者:戎昱 原文: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意惹情牵,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

念奴娇(上太守月词)

念奴娇(上太守月词)
朝代:宋代 作者:范端臣 原文: 玉楼绛气,卷霞绡云浪,飞空蟾魄。人世江山惊照耀,烟霭鳌峰千尺。陆海蓬壶,银葩星晕,点破琉璃碧。有人吟笑,紫荷香满晴陌。况是东府君侯,西清别骑,樽俎开华席。迤逦飞轮催杖履,入对青藜仙客。襦袴歌谣,升平风露,拼取金莲侧。梅花吹动,满城依旧春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