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相关赏析
赏析
张《会笺》系此诗为大中三年(849)春长安之作。此诗乃苦闷之词,写自己仕途穷困,漂泊无定所,怀才不遇知音,心意无人理解。全诗咏物抒情,借流莺自喻,寄托身世之感。清陆昆曾《李义山诗解》云:"此作者自伤漂荡,...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深秋时节,幕府井边梧桐疏寒;
独宿江城,更深人静残烛暗淡。
长夜里,号角声有如人的悲语;
中天月色虽好,谁有心情仰看?
乱中四处漂泊,亲朋音书皆断,
关塞零落萧条,行路十分艰难。
忍受困苦,我颠沛流离了十年;
勉强栖息一枝,暂借幕府偷安。
注释
①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
②井梧:梧桐。叶有黄纹如井,又称金井梧桐。
③永夜:整夜。
④自语:自言自语。
⑤中天:半空之中。
⑥风尘荏苒:指战乱已久。荏苒,指时间推移。
⑦伶俜(pīng):流离失所。
⑧十年事:杜甫饱经丧乱,从755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至作者写之时,正是十年。
⑨强移:勉强移就。
⑩一枝安: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杜甫此次入幕府,出于为一家生活而勉强任职,虽是应严武盛情邀请,但也只是求暂时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