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泛若耶溪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归隐之心长期以来不曾中断,此次泛舟随遇而安任其自然。
阵阵晚风吹着小舟轻轻荡漾,一路春花撒到了溪口的两边。
傍晚时分船儿转出西山幽谷,隔山望见了南斗明亮的闪光。
水潭烟雾升腾一片白白茫茫,岸树明月往后与船行走逆向。
人间世情多么繁复多么茫然,愿作渔翁持竿垂钓在此溪旁!

注释
(1)若耶溪:《水经注》记载:“若耶溪水,上承嶕岘麻溪,溪之下孤潭周数亩,麻潭下注若耶溪。水至清,照众山倒影,窥之如画。”《寰宇记》记载:“若耶溪在会稽县东二十八里。”
(2)际夜:至夜。
(3)南斗:星宿名称。《越绝书》:“越故治今大越山阴,南斗也。”张衡《周天大象赋》:“眺北宫于玄武,洎南斗于牵牛。”
(4)潭烟:水气。
(5)弥漫:渺茫。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1549.html

九日感赋

九日感赋
朝代:清代 作者:秋瑾 原文: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这一回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异乡。重阳节这天,我刚刚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给妹妹写起诗来。面对秋菊,难于饮到陶渊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楼;惭愧缺少王粲那样的才能。美好的时光...

木兰花(般涉调)

木兰花(般涉调)
朝代:宋代 作者:张先 原文: 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 草树争春红影乱。一唱鸡声千万怨。任教迟日更添长,能得几时抬眼看。 作者介绍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

长安秋望

长安秋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楼台高耸,屹立在一片秋树之上;天空明净,像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秋色是这样高远寥廓,同峻拔入云的南山相比,气势难分高低。注释①秋望:在秋天远望。 ②倚:靠着,倚立。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外:上。 ③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毫:非常细小的东西。 ④气势:景象、气派。... ...

踏歌词四首·其一

踏歌词四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评分: 很差较差还行推荐力荐 相关赏析 赏析 民歌中,情歌一类数量很多。它不仅有较高的审美娱乐价值,而且也起到实际的爱情桥梁的作用。在我国西南民间,对歌的风俗自古很盛。刘禹锡谪居巴楚间的诗作中就有这种民俗的描写,这首《踏歌词》就是。踏歌是不用伴奏、踏地以为节拍的徒歌,是民歌的一种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