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为问封姨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为问封姨,何事却、排空卷地。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气。叶尽归鸦栖未得,带垂惊燕飘还起。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搅一霎,灯前睡。听半晌,心如醉。倩碧纱遮断,画屏深翠。只影凄清残烛下,离魂飘缈秋空里。总随他、泊粉与飘香,真无谓。

参考翻译

注释

为问:犹相问、借问。封姨:风神。唐谷神子《博异志崔玄微》载:唐天宝中,崔玄微于春季月夜,遇美人绿衣杨氏、白衣李氏、绛衣陶氏、绯衣小女石醋醋和封家十八姨。崔命酒共饮。十八姨翻酒污醋酷衣裳、不欢而散。明夜诸女又来,醋醋言诸女皆往苑中,多被恶风所挠,求崔于每岁元旦作朱蟠立于苑东,即可免难。时元旦已过,因请……

参考赏析

简析

此首写塞上秋风排空卷地之景和凄清无聊之情。通篇皆出以怨恨封姨的口气,怨它“排空卷地”,怨它吹尽落叶,鸦、燕无栖,怨它添人憔悴,又怨它令愁人无寐。但更怨的则于篇末显露,即“离魂飘缈”,“泊粉与飘香”随之而去,因而倍觉伤情了。由此可知,作者描绘对封姨的怨恨是其表,其实是借怨封姨表达了对亡妻的哀思与怀念。……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满江红·为问封姨 | https://gushi.facekun.com/20516.html

春宫怨

春宫怨
朝代:唐代 作者:杜荀鹤 原文: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早年我被容貌美丽所误,落入宫中;我懒得对镜梳妆打扮,是没有受宠。蒙恩受幸,其实不在于俏丽的容颜;到底为取悦谁,叫我梳妆修饰仪容。鸟儿啼声繁碎,是为有和暖的春风;太阳到了正午,花影才会显得浓重。我真想念,年年在越溪浣纱的女伴;...

苔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原文: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也学 一作:亦) 相关赏析 欣赏 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能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很有眼光!「白日不到处」,是如此一个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而这青春从何而来?「恰自来」,嗯,...

和子由渑池怀旧

和子由渑池怀旧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赠内人

赠内人
朝代:唐代 作者:张祜 原文: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唯看宿燕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月光由宫门移到宫树梢,媚眼只看那宿鹭的窝巢。在灯影旁拔下头上玉钗,挑开灯焰救出扑火飞蛾。注释⑴内人:指宫女。因皇宫又称大内,故宫女称内人。⑵禁门:宫门。⑶宿鹭:指双栖之鸳鸯。⑷红焰:指灯芯。... 相关赏析 鉴赏 唐代选入宫中宜春院的歌舞妓称“内人”。她们一入深宫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