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儋元锡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这首七律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大约作于公元784年(唐德宗兴元元年)春天。公元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李儋以答。

  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他亲身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就在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到写此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心情是焦急忧虑的。这就是此诗的政治背景。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1548.html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原文: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片刻的时光,有限的生命,宛若江水东流,一去不返,深感悲伤。于是,频繁的聚会,借酒消愁,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聊慰此有限之身。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河山,突然怀思远别的亲友;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吹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

【双调】夜行船_天地之间人

【双调】夜行船_天地之间人
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原文: 天地之间人寄居,来生去死嗟吁。就里荣枯,暗中贫富,人力不能除取。 【乔牌儿】自然天付与,强得来也不坚固。有人参透其中趣,何须巧对付? 【锦上花】富贵无骄,贫穷何辱。贫不忧愁,富莫贪图。富依公,天能祐护。贫富人生,各人命福。富呵亨富来,贫呵乐贫去。就里无钱,尚良欢娱。袖有黄金,到有嗟吁。一日勾来,如何做做主。 【江儿水】人生百年如过驹,暗里流年度。...

摸鱼儿·东洲桃浪,潇湘小八景词之三

摸鱼儿·东洲桃浪,潇湘小八景词之三
朝代:清代 作者:王夫之 原文: 剪中流,白苹芳草,燕尾江分南浦。 盈盈待学春花靥,人面年年如故。 留春住,笑几许浮萍,旧梦迷残絮。 棠桡无数。 尽泛月莲舒,留仙裙在,载取春归去。 佳丽地,仙院迢迢烟雾。 湿香飞上丹户。 醮坛珠斗疏灯映,共作一天花雨。 君莫诉。 君不见桃根已失江南渡。 风狂雨妒,便万点落英,几湾流水,不是避秦路。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

伍员

伍员
朝代:清代 作者:吴伟业 原文: 投金濑畔敢安居?覆楚亡吴数上书。 手把蜀镂思往事,九原归去愧包胥。 作者介绍 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