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夜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清明夜》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习俗。

  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

  但这首妙在未写清明的清冷。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不禁让人要笑问:“可是愁嫁?”

  对白居易一向颇有好感,虽然当初《琵琶行》《长恨歌》曾经让我背得痛不欲生,但是长大以后细细回味,其名句却处处可用得,选他这首,是因为意境的清朗,和颜色对比的鲜明却不刺眼,诗人在夜里听乐看花,怡然自得,但绕着回廊行而复歇,却含蓄点出了此闲适后的诗人的真正心意。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1678.html

雪梅·其一

雪梅·其一
朝代:宋代 作者:卢梅坡 原文: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阁笔 一作:搁)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注释①卢梅坡,宋诗人。生卒年不详。“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②降(xiáng),服输。③骚人:诗人。...

晓至湖上

晓至湖上
朝代:清代 作者:厉鹗 原文: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影。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出城天色刚破晓微明,站立水边让我心意稍微宁静。水面泛起的薄雾弥漫开来仿佛与天相连。水中的苇草弯曲下来发出声响,遥远的青山如黛仿佛连淡淡的影子也若有似无。一会儿过后晨日初起,远处三三两两的小舟泛在...

【双调】新水令 春恨

【双调】新水令 春恨
朝代:元代 作者:刘庭信 原文:   枕痕一线印香腮,蹙春山两弯眉黛。整金钗舒玉笋,出绣户下瑶阶。穿着对窄窄弓鞋,刚行出绣帘外。  【驻马听】寂寂瑶阶,春日阑珊景物乖。困人天色,不堪梳洗傍妆台。梨花寂寞玉容衰,海常零落胭脂败。自裁划,今春更比前春煞。  【乔牌儿】指尖儿弹破腮,泪珠儿镇长在。自从他去了恹恹害,这病便重如山深似海。  【雁儿落】懒插这鸳鸯交颈钗,羞系这合欢带。...

行路难

行路难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悬丝一绝不可望, 似妾倾心在君掌。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君不见,眼前事, 岂保须臾心勿异。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 但愿莫忘前者言,锉骨黄尘亦无愧。行路难,劝君酒, 莫辞烦,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何可论。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