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赏析

赏析

作者:李正西

  本表现了对友人过访的惊喜。诗人精于造境,诗中先写荒寒、凄寂的晚景以此表现来客之希,再写路途之难以见来客之情真。然诗中于衰败落景描写中,也写出了自己的栖隐中失意的心境与避世心态,诗人写友人独能于此中寻找自己。他仿拂已能从中体会主人这一心绪,这则突出了他们之间共同旨趣,作者以审美的态度将这一同病相怜的心理表现极有诗意,

  内容扣着碧涧别墅的环境展开,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传达出大喜的心情。

  盼人应约来访,不料时近黄昏,门前并无客到。沙沙之声并非脚步声而是落叶声。"乱纷纷",不止落叶,心绪也是如此。读者读出刘氏这惶急之态,自然知道所盼的绝不是泛泛之交了。

  心绪不宁,屋里坐不住,到路上去碰:人之常情。这天很怪,路上没人走。连别人都不走的路,朋友会来么?心绪更不宁了。然而,路上忽有唯一的身影映入眼帘,细看之下,确认是所盼之人。试问此时,其喜何如?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是句"诗家语"。写诗和写文章不尽相同。文章可以这样记述:

  我一面飞快地迎上前去,一面口不择言地责备他迟到,害我久等。他却笑嘻嘻地指着山外说:"你以为我来得容易么?一场大雨,桥也断了,路也淹了……"噢,原来他是绕了个大圈子来的。

  诗是不能加个"他说"进去的,于是便出现作者引述诗中人的话而不加说明的情况,古人称这类情况为"诗家语"。"野桥"两句只有视为诗家语才符合诗中情景。顺便说一句,上文"无行客"和"雨""水"很有关系,刘氏写诗是追求针线绵密的。

  环境这么恶劣仍依约前来,这白云之所,无名无利,来的必是真知己,能不大喜么?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1679.html

北征

北征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

铜雀妓二首

铜雀妓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原文: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 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 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 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作者介绍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参考翻译 注释 1.匀泪:拭泪。全句指在情人的怀中颤抖着搽拭眼泪。2.不胜清怨:指难以忍受的凄清幽怨。唐 钱起《归雁》:“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不胜.承受不了。3.分(fn):料想。4.山枕:枕头。两端凸起中间低...

诗品二十四则·含蓄

诗品二十四则·含蓄
朝代:唐代 作者:司空图 原文: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沈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相关赏析 赏析 唐代是中国诗歌文化发展的巅峰,不论是从诗人规模还是作品质量上,再没有哪个时期能望其项背。这一时期,诗歌理论发展也达到了一个巅峰,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部着重探讨诗歌美学问题的理论著作也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