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谣·天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夜空中的一轮圆月,惯会助人哀伤快乐。人们高兴时,那明月便洒下皎洁的柔辉,为人助兴、凑趣——“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人们忧伤时,那月色也顿时变得冷幽幽的,照得人倍感凄凉,令人难耐,——“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冯延巳词)。

  《苍悟谣》里的这位“离人”,叫明月照得失眠了,于是他苦恼极了,呼天而叹:“天!休使圆蟾照客眠!”(圆蟾,即圆月;传说月中有蟾蜍。)意思是说老天啊,不要再让这圆月照得这我离家的人睡不着觉了!这位他乡之客本来就满怀离愁别绪;何况月下独立,又怎能不思念“隔千里兮共明月”的那一位呢?

  再说,如水月光,也容易使人毫无睡意,“明月皎皎照我床”,“牵牛织女遥相望”(曹丕《燕歌行》),这怎么能睡得着呢?而那月光,又偏爱照失眠人,这真是:“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月圆之夜,本是亲人团聚之时。可是词人呢?却是月圆人未圆。难怪这位离人终于压抑不住,不得由仰天长叹了。可见,这句“天!休使圆蟾照客眠”。是经过一番千回百折的苦恼之后发出的百般无奈的叹息之词!

  月光如练,然而人隔千里,这边是他乡仰望,那边是闺中独看。这位痴情人不禁异想天开了,说:月亮啊,据说你是一面宝镜,你能照出她的芳姿倩影吗?“人何在?桂影自婵娟!”他凝视着那轮明月,那嫦娥般美丽的身影在何处呢?只有桂影疏密有致,空自盘旋罢了。

  此时此地,他可能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俩月下携手漫步的美好时光。然而此时呢?人却远隔千里,这多么令人愁怅啊!

  这首小词通过对圆月观感,抒发出沉挚的思念之情。寥寥十六个字,然而曲折有致。这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的高妙描写手法,真可谓“以少胜多”了。

  汉乐府里有《上邪》一曲,意思就是“天哪!”这首小词也采用这种咏叹手法,且全用口语述之,富有民谣色彩。这首小词在婉约词中,显得十分清新别致。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3923.html

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朝代:元代 作者:杨景贤 原文: 万里韶光应节来三天宝箓彻明开 分明龙女擎珠出疑是仙人带月回 第十七折女王逼配 (唐僧引孙、猪、沙、马上,云)自离了黑风山,来到女人国。孙行者,女人国里何好?(行者云)师父,弟子铜筋铁骨,火眼金睛,钅俞石屁眼,摆锡鸡巴。师父若怕拚,我做弟子不着。(唐僧云)既到此间,怕得许多?只得向前。通关先打去了,俺入城去来。(下)(女人国王上,云)子童女人国王。俺一国无男...

浯溪摩崖怀古

浯溪摩崖怀古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原文: 湘江曾闻有浯溪,片帆今挂湘东西。 上摩石崖与天齐,江头落日云凄凄。 山昏雨暗哀猿啸,步入烟萝转深峭。 元颜千古迹不朽,星斗蛟龙两奇妙。 中兴当时颂大唐,大唐家国天为昌。 妖环忽见诚非祥,土花失色急寿王。 明皇父子紊大纲,从此晏朝耽色荒。 天下黎庶暗罹殃,击损梧桐按霓裳。 谁知鼙鼓动渔阳?肃宗灵武何仓皇? 回来张后年初芳,前杨后李真匪良。 养以天下理所常,...

【双调】乔木查

【双调】乔木查
朝代:元代 作者:白朴 原文: 对景 海棠初雨歇,杨柳轻烟惹,碧草茸茸铺四野。俄然回首处,乱红堆雪。 【幺篇】恰春光也,梅子黄时节,映日榴花红似血。胡葵开满院,碎剪宫缬。 【挂搭沽序】倏忽早庭梧坠,荷盖缺。院宇砧韵切,蝉声咽。露白霜结,水冷风高,长天雁字斜,秋香次第开彻。 【幺篇】不觉的冰澌结,彤云布,朔风凛冽。乱扑吟窗,谢女堪题,柳絮飞玉砌。长郊万里,粉污遥山千叠。去路赊,渔叟散...

尉迟杯·七夕怀静怜

尉迟杯·七夕怀静怜
朝代:清代 作者:朱彝尊 原文: 吴绫白,偏爱缝双袖鸦翎黑。 多应北里新妆,怕堕寻常标格。 微风帘额,看露叶,中庭尽秋色。 记鳞鳞,月底疏云,曾照勾阑吹笛。 一自细马驮归,剩罗帕、当时别泪偷拭。 最恨初鸿,衔芦塞上,不递愁人消息。 枉飞度、河桥山驿。 想柳外、高楼长如昔。 更何年,并坐穿针? 六度凄凉今夕。 作者介绍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