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和程公辟赠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是作者为友人程公辟赠别之作而写的和词,也是一首富含民歌风味的词。

  发端三句指出分别的地点、时间和景色。巴子即今之巴县,渝州附近,周代为巴子国,与巴东、巴西合称三巴,三巴都可以称巴山。先说眼前巴子城头碧草萋萋,正是“斜阳暮暮长安道,是离人断魂处”(柳永《引贺行》)。再写远望重峦叠翠,那是两人相逢之处。“燕子占巢”形容当时双燕归来,接着写花开又复花落,春去夏来,时光如水;人事变迁,亦复如此,曾几何时,相爱的人相逢而又将别。

  “杯且举”两句,写饯别宴上,送行者劝君更净杯酒,祝君能得平安旅。瞿塘峡,即“古西陵峡也,连崖千丈,奔流电源,舟人为之恐惧”(《太平寰宇记》)。此峡夔州(今奉节县)之东,滩石险阻,猿鸟哀鸣,是民歌《竹枝》的流行地。唐代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有《竹枝》九篇,其中写道:“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又云:“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此词亦是叙行路之难,乡关之思,写得明白如话,复叠回环,颇有民歌风味。

  下片将视线从长江头移向长江尾,从巴子城头移到“天外吴门、清霅路”,正是两人家乡所。所谓“天外”,是形容其远。吴门(今苏州市,程师孟故乡)与霅溪(作者故乡湖州乌程东南)相隔不远,当时一人归而一人留,自启思乡之情。这里字面有意重复,以使词意进一步发展。结尾三句宛转其意。作者自注曰:“来词云‘折柳赠君君且住’。”折柳赠别,意挽留。作者为了感激其深情厚谊,所以要把所赠的柳枝和无限乡思带回那草长莺飞的江南。这里的“江南”,承上“君家正在吴门住”句,意指“吴门”。意为:君虽滞留而寄情的柳枝与我俱归,亦足慰怀矣。语言明白流利而词句却委婉,多低徊不尽之意。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3957.html

【商调】集贤宾_叹世叹浮生

【商调】集贤宾_叹世叹浮生
朝代:元代 作者:吕止庵 原文: 叹世 叹浮生有如一梦里,将往事已成非。迅指间红轮西坠,霎时间沧海尘飞。正青春绿鬓斑皤,恰朱颜皓首庞眉,转回头都做了北邙山下鬼。题起来总是伤悲,都不如酒淹衫袖湿,花压帽檐低。 【逍遥乐】有何拘系,则不如一枕安然,直睡到红日三竿未起。乐吾心诗酒琴棋,守团圆稚子山妻。富贵功名身外礼,懒营求免受驱驰。则不如放怀遣兴,悦性怡情,展眼舒眉。 【梧...

【南吕】一枝花_悔悟春风柳

【南吕】一枝花_悔悟春风柳
朝代:元代 作者:陆登善 原文: 悔悟 春风柳吐金,夏日荷铺锦。秋赡辉碧汉,冬雪老遥岑。四季光阴,终日寻芳饮,奇化选拣簪。曾共知音,受用了些云屏月枕。 【梁地】也曾腿厮压齐声儿和曲,头厮顶难字儿闲吟。番思年少如春梦。传书寄简,剪发捻沉。盟山誓海,解佩移簪。也曾待佳期到夜半更深,度良宵翠被鸳衾。如今腆着脸百事儿妆憨,低着头凡事儿撒吞,睁着眼所事推病。聪明,待怎?蓝桥一...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著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马叔度稼轩友人,生平不详。月波楼宋时有两个月波楼,一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一在嘉禾今福建建阳。不知词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