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仍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
点评
作者:佚名
本词写一女子挽留不住情人的怨恨,如一特写镜头,刻画出一位女子多情善感的美好形象。这首词在技巧上运用了很多对比方法:一个苦苦挽留,一个“醉解兰舟”;一个“一棹碧涛”、晓莺轻啼,一个独立津渡,满怀离情;一个意浅,一个情深。让人一目了然。在结构上,亦是先含情脉脉,后决绝断念。结尾二句虽似负气怨恨,但正因为爱得执著,才会有如此烦恼,所以更能反衬出词人的一片痴情。写一位妓女与情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词用白描手法写出二人有春晨渡口分手时的种种情态。结尾处决绝之语,更道出了她心中的幽怨和不忍割舍之意。此后锦书体寄,画楼云雨无凭。“此后”二句抒发怨爱交集的负气之言:“锦书休寄”拒其信,“云雨无凭”“断其情,讲提似乎很决绝,其实从前面的“留人”、“莺啼”、“离情”已处处点染出她的眷恋难舍,而讲此话是故作负气的一种解脱的反语暗示:“休寄”,“无凭”的潜台词正是别忘画楼欢爱。此词刻画细腻,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一个女子痴中含怨的微妙心理。词人对女性怨爱交集的 盾心理揣摩得极为细腻。